淡江大學機構典藏:Item 987654321/99470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笔数/总笔数 : 64191/96979 (66%)
造访人次 : 8345985      在线人数 : 8770
RC Version 7.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 TKU Library IR team.
搜寻范围 查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检索词汇前后加上"双引号",以获取较精准的检索结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寻,建议至进阶搜寻限定作者字段,可获得较完整数据
  • 进阶搜寻


    jsp.display-item.identifier=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s://tkuir.lib.tku.edu.tw/dspace/handle/987654321/99470


    题名: 從族裔聯邦主義到公民中央集權:俄羅斯聯邦民族政策之研究
    其它题名: From Ethnic-Federalism to Civic-Centralism: The Policy towards Nationalities of Russian Federation
    作者: 崔琳
    贡献者: 淡江大學歐洲研究所
    关键词: 俄羅斯聯邦民族政策;族裔聯邦主義;公民中央集權;路徑應變;Policy towards nationalities of Russian Federation;ethnic-federalism;civic-centralism;path contingency
    日期: 2014-07
    上传时间: 2014-11-04 18:31:39 (UTC+8)
    出版者: 嘉義縣:南華大學社會科學院歐洲研究所
    摘要: 本文以新制度主義為研究途徑,從「路徑應變」的概念來探討俄羅斯聯邦的民族政策。獨立後的俄羅斯在國家制度與國族認同需要重組及重新界定的情況下,民族政策經歷了葉爾欽時期的族裔聯邦主義模式(主動式制度設計)到普丁時期的公民中央集權模式(被動式制度設計)的演變過程。雖然主動式制度設計強調國家能力因素,但葉爾欽時期受制度遺緒因素的制約,民族問題影響著俄羅斯獨立後的憲政體制與民族政策的制定,使族裔聯邦主義式的政策在執行及後續效果均面臨諸多問題。普丁在葉爾欽時期所建立的制度架構下透過中央集權提出「去族裔式」的政策與公民認同,且其中國家能力因素較強。此外,與葉爾欽時期的「多元的族群差異」的制度遺緒不同,普丁時期制度遺緒強調「合一」、「一統」的強國、愛國與團結的價值觀並以此作為整合社會建立認同的基礎。
    關聯: 歐洲國際評論=Europea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Review 10,頁35-64
    显示于类别:[歐洲研究所] 期刊論文

    文件中的档案:

    档案 描述 大小格式浏览次数
    index.html0KbHTML64检视/开启
    從族裔聯邦主義到公民中央集權:俄羅斯聯邦民族政策之研究.pdf1389KbAdobe PDF1检视/开启

    在機構典藏中所有的数据项都受到原著作权保护.

    TAIR相关文章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 TKU Library IR teams. Copyright ©   - 回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