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江大學機構典藏:Item 987654321/99457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笔数/总笔数 : 62830/95882 (66%)
造访人次 : 4035981      在线人数 : 835
RC Version 7.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 TKU Library IR team.
搜寻范围 查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检索词汇前后加上"双引号",以获取较精准的检索结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寻,建议至进阶搜寻限定作者字段,可获得较完整数据
  • 进阶搜寻


    jsp.display-item.identifier=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s://tkuir.lib.tku.edu.tw/dspace/handle/987654321/99457


    题名: The Monitoring Effect of Information Disclosure: Institutional and Retail Investors
    其它题名: 資訊揭露的監督效果:機構與散戶投資人
    作者: Huang, Cheng-Li;Chen, Wei-ju;Lu, Kuo-Chen
    贡献者: 淡江大學會計學系
    关键词: 資訊揭露;機構投資人;代理成本;散戶投資人;持有現金;Information disclosure;institutional investors;agency cost;retail investor;cash holdings
    日期: 2014-09-01
    上传时间: 2014-11-02 16:10:47 (UTC+8)
    出版者: 新北市:淡江大學管理科學學系
    摘要: Huang and Zhang(2012)的研究發現以機構投資人主的美國股票市場,加強資訊揭露可以降低公司的代理成本。本研究以散戶投資人為主的台灣股票市場進行研究,探討其資本市場監督與紀律的功能是否能有效發揮。我們運用Huang and Zhang(2012)的實證模型,驗證在不同的資訊揭露水準下,公司持有現金資產的價值是否存在差異。實證結果顯示,資訊揭露品質較佳的公司,相較於資訊揭露品質較差的公司,其現金資產的價值並無顯著差異,此與Huang and Zhang(2012)在以機構投資人為主的市場研究結果不一致。本研究進一步以機構投資人交易比重,將樣本區分為機構投資人成交比重高、低兩群,驗證機構投資人及散戶投資人的監督效果是否有所差異,結果顯示,在機構投資人成交比重相對較高的這一組中,持有現金的變動與資訊揭露程度的交乘項與公司異常報酬,呈現顯著正向的關係;而法人成交比重較低的一組,其結果則為無顯著相關。此說明,市場提供的外部監督機制,主要由機構投資人進行,因此資訊揭露對公司治理的效果,在以機構投資者為主的證券市場中,較為有效。
    關聯: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formation and Management Sciences Special Issue, pp.197-214
    DOI: 10.6186/IJIMS.2014.25.3.1
    显示于类别:[會計學系暨研究所] 期刊論文

    文件中的档案:

    档案 描述 大小格式浏览次数
    index.html0KbHTML238检视/开启
    The Monitoring Effect of Information Disclosure Institutional and Retail Investors.pdf1022KbAdobe PDF1检视/开启

    在機構典藏中所有的数据项都受到原著作权保护.

    TAIR相关文章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 TKU Library IR teams. Copyright ©   - 回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