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江大學機構典藏:Item 987654321/98880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64191/96979 (66%)
造訪人次 : 8502265      線上人數 : 8083
RC Version 7.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 TK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s://tkuir.lib.tku.edu.tw/dspace/handle/987654321/98880


    題名: 從呂后與漢初功臣的關係看《史記.呂太后本紀》的筆法
    其他題名: Examine the Writing Style of “the Annals-Biography of Empress Dowager Lü” from the Relation between Empress Dowager Lü and the Ministers who Built the Glory of the Early Han Dynasty
    作者: 高上雯
    貢獻者: 淡江大學歷史學系
    關鍵詞: 史記;司馬遷;呂后;西漢;Siji(史記);Sima Qian(司馬遷);Empress Lü(呂后);the Han Dynasty
    日期: 2012-09
    上傳時間: 2014-09-24 14:05:23 (UTC+8)
    出版者: 新北市:淡江大學歷史學系
    摘要: 《史記‧呂太后本紀》全篇以呂太后為中心,記述惠帝與呂太后稱制的十五年間,朝廷內部權力之轉移與重組的過程。由於呂后熟識高祖的沛縣故舊,在高祖時期即頗具政治影響力,不但輔佐高祖誅殺異姓諸侯王,亦得功臣之助得以確立太子的地位。在惠帝去世之後,呂太后分封諸呂為王、為侯,以確保權力之鞏固,至呂太后去世,劉姓宗室與開國功臣聯手奪回政權。本文探究司馬遷為呂太后作本紀而不用惠帝的原因,主要是自高祖死後至文帝即位的十五年間,呂太后一直處於漢廷政治權力的核心地位。〈呂太后本紀〉呈現出司馬遷重「實」的筆法,重視實際掌握權力與影響力的歷史人物,亦強調國計民生的發展,故「太史公曰」反映激烈的權力更迭僅止於朝廷內部,呂太后雖稱制,但與民休息無為,為後來的文景之治奠定良好的基礎。
    關聯: 淡江史學=Tamkang History Review 24,頁65-96
    DOI: 10.29712/THR.201209.0003
    顯示於類別:[歷史學系暨研究所] 期刊論文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描述 大小格式瀏覽次數
    index.html0KbHTML392檢視/開啟
    從呂后與漢初功臣的關係看《史記‧呂太后本紀》的筆法.pdf3662KbAdobe PDF0檢視/開啟

    在機構典藏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TAIR相關文章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 TKU Library IR teams.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