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江大學機構典藏:Item 987654321/89090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笔数/总笔数 : 62822/95882 (66%)
造访人次 : 4017100      在线人数 : 563
RC Version 7.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 TKU Library IR team.
搜寻范围 查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检索词汇前后加上"双引号",以获取较精准的检索结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寻,建议至进阶搜寻限定作者字段,可获得较完整数据
  • 进阶搜寻


    jsp.display-item.identifier=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s://tkuir.lib.tku.edu.tw/dspace/handle/987654321/89090


    题名: 歷史脈絡性思考與國際視野:以國中社會教科書「牡丹社事件」為例
    其它题名: Contextualized Thinking and International Worldviews in History Education: An Analysis of the MuDan Incident in Junior High School Social Studies Textbooks
    作者: 宋佩芬;吳宗翰
    贡献者: 淡江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
    关键词: 歷史教科書;history textbook;歷史思維;historical thinking;脈絡性思考;contextualized thinking;多重因果關係;multiple causations
    日期: 2013-03
    上传时间: 2013-05-11 16:36:24 (UTC+8)
    出版者: 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與評鑑中心
    摘要: 全球化時代的歷史教育開始著重教導學生以超越單一國族視野的角度理解歷史,並培養脈絡性思考與其多重因果關係的歷史思維能力。本研究假設透過教授與國際相關的歷史事件,學生更容易從中培養脈絡性思考的能力。因此,本研究以「牡丹社事件」為例,透過質化詮釋取向的文本分析方法,探究國中社會科歷史部分之教科書如何呈現「牡丹社事件」與其因果關係,以瞭解教科書如何在國際面向之脈絡與多重因果關係上,提供發展學生思維
    能力的機會。我們檢視南一、康軒與翰林等三個版本的教科書與其教師手冊中對於該事件的敘述。研究發現,「琉球身分」、「近代主權國家」vs.「中華秩序」、「蕃地無主論」、「國際與日本國內反應」及「原住民角度」等背景知識俱是理解此事件的重要脈絡,然而三個版本的教科書並未呈現如此脈絡,因而未能有效幫助學習者進入歷史情境理解歷史。本文主張,如果歷史教科書與教師能在授課時提供更多對當時的世界情勢與思想的背景,則臺灣學生不但能擁有多重因果的思考能力,更能將國際視野自然地紮根在歷史的脈絡性思維裡。
    關聯: 當代教育研究季刊 21(1),頁83-120
    DOI: 0.6151/CERQ.2013.2101.03
    显示于类别:[課程與教學研究所] 期刊論文

    文件中的档案:

    档案 描述 大小格式浏览次数
    index.html0KbHTML287检视/开启
    歷史脈絡性思考與國際視野:以國中社會教科書「牡丹社事件」為例.pdf3579KbAdobe PDF1516检视/开启

    在機構典藏中所有的数据项都受到原著作权保护.

    TAIR相关文章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 TKU Library IR teams. Copyright ©   - 回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