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江大學機構典藏:Item 987654321/83259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62805/95882 (66%)
造訪人次 : 3943443      線上人數 : 713
RC Version 7.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 TK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s://tkuir.lib.tku.edu.tw/dspace/handle/987654321/83259


    題名: 論《聊齋》「德性」與「情意」的生命價值體現
    作者: 黃麗卿
    貢獻者: 淡江大學中國文學學系
    關鍵詞: 儒道之間;聊齋誌異;德性生命
    日期: 2012-11-01
    上傳時間: 2013-03-15 17:24:59 (UTC+8)
    出版者: 高雄市: 春暉出版社
    摘要: 儒道之間的人生智慧,是業師王邦雄先生治學立說與生命體悟的思想核心,其致力於儒道會通的真切體認,與當代文化走向的生命關懷。王老師儒道之間的情、理之融通,給筆者莫大的啟發。筆者在從事博論《聊齋誌異之形變研究》寫作中,發現《聊齋》中處處呈現其思想義理的辯證性,尤其是蒲松齡運用志異神怪的特殊表現方式,賦予其對人性的普遍關懷與痛切反省批判。故從其小說故事中,展現出蒲松齡重新面對傳統儒道精神,如何在現實生活當中實踐,使其真實生命得以朗現「至情至性」的核心價值,此乃本文企圖從文學性的小說文本,論其在思想義理詮釋上的可能性思考,做為本文探究的進路。準此,本文將藉由王老師對儒道之間情理的闡述,來檢視《聊齋》故事人物的「德性」與「情意」之普遍而恆存的生命價值,先就「德性生命」的貞定,再就「情意生命」的朗現,來實現「即情顯理」的人生價值與生命感通之意義。
    關聯: 第一屆新儒家與新道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顯示於類別:[中國文學學系暨研究所] 專書之單篇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描述 大小格式瀏覽次數
    index.html0KbHTML141檢視/開啟

    在機構典藏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TAIR相關文章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 TKU Library IR teams.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