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確保教師專業素質、促進教師專業發展,教師評鑑是一項重要措施。台灣自2006~2009學年度開始推動中小學「教師專業發展評鑑」之試辦,鼓勵教師自願參與,並強調評鑑之目的在促進教師專業發展,不與績效掛勾,是一種形成性評鑑。為瞭解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如何能促進教師專業發展,運用理論導向評鑑(theory-driven evaluation)是一可行之取徑(approach)。傳統以來,評鑑較重視評鑑的輸入和輸出,但忽略兩者間的運作過程,而理論導向評鑑則是藉由探究方案運作的活動及其產生的中介過程,為介入的方案為何產生成效,尋找有力的理論證據。本研究以台北市試辦教師專業發展評鑑之國民小學為研究範圍,在以文獻分析、文件分析與訪談方法建立之「試辦教師專業發展評鑑」方案改變理論(program's theory of change)架構下,以台北市參與試辦國小的教師為對象進行問卷調查,探討方案活動落實情形及方案產生之成效,並檢視哪些方案活動能顯著地解釋方案成效。研究結果發現,四類方案活動中,以教師專業成長活動落實程度最低,次低為教師實施評鑑、教師參與研討,以及評鑑說明溝通;教師對於方案成效知覺最為明顯的前兩項為教師進行教學反思、教師增加合作能力;在控制相關變項下,方案活動中的評鑑說明溝通、教師專業成長活動對於方案成效具顯著之解釋力。此發現不僅能夠提供吾人瞭解教師專業發展評鑑方案是否有其成效,更能協助瞭解該方案如欲獲得預期成果,需要掌握哪些重要方案活動之落實,故對於後續政策方案之推動,具重要之參考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