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62822/95882 (66%)
造訪人次 : 4021286      線上人數 : 1038
RC Version 7.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 TK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s://tkuir.lib.tku.edu.tw/dspace/handle/987654321/79648


    題名: 臺北萬華剝皮寮的街名及都市空間角色
    作者: 米復國;張志源
    貢獻者: 淡江大學建築學系
    關鍵詞: 剝皮寮;都市空間
    日期: 2012-09-25
    上傳時間: 2013-01-06 23:58:44 (UTC+8)
    出版者: 臺北市:臺北市文獻委員會
    摘要: 本文主要就《艋舺剝皮寮古街歷史價值調查研究》(1998)一書討論剝皮寮街區歷史社會發展脈絡的內容進行改寫,透過地契、屋契、家屋改築的許可、地圖、日人初設籍除戶戶口調查簿資料,就臺北萬華剝皮寮的街名及都市空間角色進行分析。研究結論發現:1.臺北艋舺剝皮寮街名,清代稱為「福皮藔街」、「福地藔街」,日治初期稱為「北皮藔街」,並為新富町及八甲町的範圍。2.剝皮寮地名爭議,由居民與文獻上考證主要有「剝獸皮」、「剝樹皮」二說,另本研究請教歷史學者以日文發音之可能性,有「以北皮藔街名發音做音義解釋」一說,「以北皮藔街名發音做音義解釋」之解釋本研究認為最為恰當。3. 以從地圖分析剝皮寮街道及周邊地景之改變,可看到剝皮寮街區與當時的社會文化環境相融合。4. 從剝皮寮居民的職業及該街區日人初設籍除戶戶口調查簿的資料,可以瞭解大部分居民最初即居住於該地,少部份居民從外地搬遷過來,此處產業有金銀紙製造商、米商、魚商、道士、什貨商、獸肉販賣商、石炭商、果子行商、野菜行商、藥商、葬儀工、傭人、苦力、拖車夫、薪炭商等,充滿了多樣性。5.艋舺剝皮寮的空間角色包括:(1)剝皮寮街尾為清代北臺灣最重要軍事營盤地點;(2)剝皮寮街是清代艋舺與古亭庄必經要道;(3)剝皮寮的街頭連結大眾廟口街,串連到龍山寺廣場,同時是清代艋舺龍山寺祭祀圈的一部分;(4) 剝皮寮街是清末唐景崧遊行艋舺隊伍行進路線的起點。
    關聯: 臺北文獻 181, pp.51-94
    顯示於類別:[建築學系暨研究所] 期刊論文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描述 大小格式瀏覽次數
    index.html0KbHTML343檢視/開啟

    在機構典藏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TAIR相關文章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 TKU Library IR teams.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