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61875/94645 (65%)
造訪人次 : 1635532 線上人數 : 12
RC Version 7.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 TK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全部機構典藏
文學院
中國文學學系暨研究所
--會議論文
查詢小技巧: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進階搜尋
主頁
‧
登入
‧
上傳
‧
說明
‧
關於機構典藏
‧
管理
淡江大學機構典藏
>
文學院
>
中國文學學系暨研究所
>
會議論文
>
Item 987654321/79322
資料載入中.....
書目資料匯出
Endnote RIS 格式資料匯出
Bibtex 格式資料匯出
引文資訊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s://tkuir.lib.tku.edu.tw/dspace/handle/987654321/79322
題名:
生活儒學的重建:以朱熹禮學為例
作者:
龔鵬程
貢獻者:
淡江大學中國文學學系
關鍵詞:
朱熹
;
禮
;
仁
;
牟宗三
;
胡五峰
;
井田
;
封建
;
社倉
;
生活儒學
日期:
2000-11
上傳時間:
2012-12-03 22:05:35 (UTC+8)
出版者:
臺北市:臺北市政府文化局; 臺灣學生書局
摘要:
朱子學體系博大,影響深遠。但論朱子者,常以性理
學之格局視之,對於他論禮的部分,缺乏關注與理解。少
數討論朱子禮學之著作,則或因於冠昏喪祭等生命禮儀及
生活禮儀,不能知朱子禮學之全體大用。本文首先說明朱
子禮學與孟子學之關係,是仁禮雙彰,既強調仁心也重視
仁政施為的。其次說明王道治法之內涵,以及朱子如何繼
承發揚孟子之說。再則進一步說明王道仁術中,孟子與朱
子都最重視「正經界」。但對於經界、井田、稅法、封建、
世襲以及相關諸禮制問題,朱子與當時關派、永嘉學派、湖湘學派等等,見解頗多不同。故接著再說明朱子如何基
於「時中」之精神,並以孟子為基準,去斟酌損益古禮,
以致其說與胡五峰極為不同。而朱子與胡五峰之間,一般
論者僅知其論仁論知言均不契合,卻不知雙方在對仁、禮、
體、用的問題上本來就很分歧,故亦不知朱子論禮之主要
論敵即為五峰,所以本文在此有些說明。繼而因朱子以禮
與仁均為體,而對他制禮之狀況再做些說明。謂朱于重井
田而不甚主封建,亦反對世襲之制,並建社倉,推動鄉社
自治。此類舉措,均對現今生活儒學之重建,具有啟發作
用。因為近百年來,社會變遷,儒學僅成為一種思想,未
落實於社會生活中。學界對朱子的理解,或僅偏於談性、
理、天、道的部分,偶或論及其治法,亦誤以為朱子是德
治主義。這都使得朱子學難以在生活層面發揮作用。希望
通過本文對朱子論禮部份的重新詮釋,能開發儒學這些資
源,重新恢復生活儒學的活力。
關聯:
台灣儒學與現代生活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79-138
顯示於類別:
[中國文學學系暨研究所] 會議論文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大小
格式
瀏覽次數
index.html
0Kb
HTML
132
檢視/開啟
在機構典藏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TAIR相關文章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 TKU Library IR teams.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