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61682/94631 (65%)
造訪人次 : 1633398 線上人數 : 24
RC Version 7.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 TK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全部機構典藏
國際事務學院
東南亞研究所
--研究報告
查詢小技巧: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進階搜尋
主頁
‧
登入
‧
上傳
‧
說明
‧
關於機構典藏
‧
管理
淡江大學機構典藏
>
國際事務學院
>
東南亞研究所
>
研究報告
>
Item 987654321/7928
資料載入中.....
書目資料匯出
Endnote RIS 格式資料匯出
Bibtex 格式資料匯出
引文資訊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s://tkuir.lib.tku.edu.tw/dspace/handle/987654321/7928
題名:
台灣之法律地位的演變(1973-2005)
其他題名:
Evolution of Legal Status of Taiwan(1973-2005)
作者:
陳鴻瑜
貢獻者:
淡江大學東南亞研究所
關鍵詞:
台灣
;
中國
;
台灣關係法
;
中華台北
日期:
2007
上傳時間:
2009-03-16 17:07:19 (UTC+8)
摘要:
1971 年10 月,中華民國退出聯合國,使中華民國之國際地位受到嚴重打擊。1972 年2 月,尼克森訪問了中國,兩國於上海簽署了聯合公報。隨後,助理國務卿格林(Marshall Green)宣佈美國自1950年以來堅持的政策沒有改變,即台灣地位未定。1979 年,美國和中華民國斷交,美國國會又通過「台灣關係法」,作為美國和台灣之間關係之規範,台灣被美國視為「準國家」地位。然而 台灣在亞洲開發銀行被改名為「中國台灣」,又以「中華台北」參加亞太經合會, 以「台澎金馬關稅領域」加入世界貿易組織。這些事例反應「中華民國」做為國家之身份已無法在國際社會被接受,除了少數國家仍承認它之外。我國雖然廢止了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中國也通過「分裂國家法」,這些事態的發展對於台灣產生何種影響?這將是本項研究的重點。
顯示於類別:
[東南亞研究所] 研究報告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描述
大小
格式
瀏覽次數
962414H032006.pdf
411Kb
Adobe PDF
7065
檢視/開啟
在機構典藏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TAIR相關文章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 TKU Library IR teams.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