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江大學機構典藏:Item 987654321/78560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笔数/总笔数 : 62805/95882 (66%)
造访人次 : 3929313      在线人数 : 820
RC Version 7.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 TKU Library IR team.
搜寻范围 查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检索词汇前后加上"双引号",以获取较精准的检索结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寻,建议至进阶搜寻限定作者字段,可获得较完整数据
  • 进阶搜寻


    jsp.display-item.identifier=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s://tkuir.lib.tku.edu.tw/dspace/handle/987654321/78560


    题名: 造境的美學與倫理:莒哈絲白朗修與列維納斯
    其它题名: The Condition Making of Realities--Duras, Blanchot and Levinas
    作者: 蔡淑玲
    贡献者: 淡江大學法國語文學系
    关键词: 莒哈絲;莒式亞洲;造境;存在模式;現實之褶;殊異元素;白朗修;列維納斯;倫理;「面容」;Duras;Durasie;condition making of realities;mode of existence;fold of realities;elements of singularity;Blanchot;Levinas;ethics;face of the other
    日期: 2008-09-01
    上传时间: 2013-07-29 13:34:51 (UTC+8)
    出版者: 臺北市: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摘要: 莒哈絲 (Marguerite Duras)作品中的「亞洲」,並非直接「再現」(représentation) 作家十八歲以前實際成長經歷的法屬殖民地,而是在版本間彼此形成「同等」(équivalence)指涉的互文翻譯,層層相疊,交織成網。那一個殖民時期的印度支那,若是實際生活經歷過的「現實」(réalité),指涉的並非地理名詞上的地方概念,而是其間發生的人、事、物與地方相互影響而成的關係,無法以單一作品或單一回憶的認知侷限全然再現。此一概念上的「完整」猶如散佚的本源,回憶書寫的重覆,非但回復不了概念上完整同一的歷史現實,連思想或書寫主體,都在過程中意識到自己回憶的侷限、表達的侷限、以至於認知的侷限。回憶版本之間脈絡交錯、情境穿插,猶若織網,串連成一系列的「同等」關連,指涉的並非同一個已然形散的客觀現實,而是現實造境的「空」、「間」。本文重點即在探索莒哈絲作品裡,此一「空」、「間」如何挪移重組意義元素,改變時空的認知與觀點,以至造境不同版本的現實。本文將進一步連結法國思想家白朗修 (Maurice Blanchot) 以及列維納斯 (Emmanuel Lévinas)的思想,討論莒哈絲世界裡「造境」的美學與倫理。
    關聯: 中外文學=Chung-Wai Literary Monthly 37(3)=422,頁 9-43
    DOI: 10.6637/CWLQ.2008.37(3).9-43
    显示于类别:[法國語文學系暨研究所] 期刊論文

    文件中的档案:

    档案 大小格式浏览次数
    index.html0KbHTML215检视/开启

    在機構典藏中所有的数据项都受到原著作权保护.

    TAIR相关文章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 TKU Library IR teams. Copyright ©   - 回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