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61875/94645 (65%)
造訪人次 : 1635562      線上人數 : 17
RC Version 7.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 TK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s://tkuir.lib.tku.edu.tw/dspace/handle/987654321/7783


    題名: 機械心瓣穴蝕現象研究---物理模型模擬
    其他題名: A Model Investigation of Cavitation Phenomena in Mechanical Heart Valve
    作者: 盧博堅
    貢獻者: 淡江大學水資源及環境工程學系
    關鍵詞: 機械心瓣;穴蝕;擠壓流效應;水錘效應;文氏效應;雷射都卜勒流速儀
    日期: 2006
    上傳時間: 2009-03-16 17:00:17 (UTC+8)
    摘要: 心瓣置換手術對心瓣疾病末期病患是一個成熟、有效之治療。現今使用機械心瓣之病患仍然需終身服用抗凝血劑以使血栓和血栓栓塞之危險率達到最低。早期很多人注重心瓣全開時往前流所造成的亂流切應力對血球所造成的破壞或停滯流所產生的血栓栓塞,但近期則探討有關心瓣關閉時可能造成的穴蝕現象。機械心瓣穴蝕的發生,主要是於心瓣關閉時,局部流體壓力低於蒸氣壓而形成汽泡。當汽泡破裂時,其所釋放出的能量會破壞血球,產生溶血、血栓以及破壞心瓣本身的結構。穴蝕的產生是流體與結構體間交互作用的結果,但其形成的主要機制與流場和壓力的關係還未被建立起來,主要因素是心瓣的幾何形狀非常複雜,量測儀器無法進入發生源進行量測,另一因素為多重影響因子混合在一起而無法分離得知各因子的貢獻量。本計畫擬建立一簡單之機械心瓣關閉物理模型,使得雷射都卜勒流速儀與高頻壓力計可直接量測發生源之流場與壓力以克服實驗量測上的困難,另外可將各影響因子如水錘、擠壓流與文氏效應個別加以探討,以了解穴蝕發生的各種機制。
    顯示於類別:[水資源及環境工程學系暨研究所] 研究報告

    文件中的檔案:

    沒有與此文件相關的檔案.

    在機構典藏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TAIR相關文章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 TKU Library IR teams.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