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江大學機構典藏:Item 987654321/76381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笔数/总笔数 : 62805/95882 (66%)
造访人次 : 3924024      在线人数 : 605
RC Version 7.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 TKU Library IR team.
搜寻范围 查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检索词汇前后加上"双引号",以获取较精准的检索结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寻,建议至进阶搜寻限定作者字段,可获得较完整数据
  • 进阶搜寻


    jsp.display-item.identifier=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s://tkuir.lib.tku.edu.tw/dspace/handle/987654321/76381


    题名: 試從〈天論篇〉考察以建構論詮釋《荀子》道德哲學之可能性
    作者: 王靈康
    贡献者: 淡江大學通識與核心課程中心
    关键词: 荀子
    日期: 2012-05-04
    上传时间: 2012-05-07 21:46:16 (UTC+8)
    出版者: 淡江大學通識與核心課程中心
    摘要: 自本世紀開始,《荀子》進入了重新定位、重新詮釋的階段。 本文將嘗試由〈天論篇〉對知識的看法來討論以「建構論」來詮釋《荀子》道德的一個重要側面。此處所謂「建構論」指主張「道德規範乃是由人在某種特定條件下所創制,而非獨立於人而存在、有待人來認識的客觀知識」的立場。與此相對的是「實在論」,主張「道德規範乃是基於某種可以認識的道德事實」。本文主要論點在於〈天論篇〉的知識帶有建構特色,而其中所論之治理任務須以知識為基礎,且《荀子》所期許之理想制法者須能「與時遷徙,與世偃仰」, 參酌時代與環境的具體需要來對規範進行革新損益,據此本文主張《荀子》的道德規範適合以「建構論」來詮釋。當然,《荀子》的道德未必僅止於講求道德規範所規定的義務,它也講求理想制法者和行動者之養成,不過本文的討論暫時限於道德規範的範圍。
    關聯: 「倫理的反思―聖與俗的進路」學術研討會
    显示于类别:[通識與核心課程中心] 會議論文

    文件中的档案:

    档案 描述 大小格式浏览次数
    荀子天論文章.doc54KbMicrosoft Word351检视/开启

    在機構典藏中所有的数据项都受到原著作权保护.

    TAIR相关文章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 TKU Library IR teams. Copyright ©   - 回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