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江大學機構典藏:Item 987654321/7037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笔数/总笔数 : 62805/95882 (66%)
造访人次 : 3987262      在线人数 : 737
RC Version 7.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 TKU Library IR team.
搜寻范围 查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检索词汇前后加上"双引号",以获取较精准的检索结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寻,建议至进阶搜寻限定作者字段,可获得较完整数据
  • 进阶搜寻


    jsp.display-item.identifier=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s://tkuir.lib.tku.edu.tw/dspace/handle/987654321/7037


    题名: 以Weil Pairing設計身份碼為基礎之具鑑別性團體共用密鑰產生技術之研究
    其它题名: The Study of Identity Based Authenticated Key Agreement Protocol from Weil Pairing
    作者: 黃仁俊
    贡献者: 淡江大學資訊工程學系
    关键词: 資訊安全;身份碼為基礎電腦密碼技術;具鑑別性團體共用密鑰產生;Weil Pairing 函數;群體通訊
    日期: 2004
    上传时间: 2009-03-16 15:37:56 (UTC+8)
    摘要: 資訊安全技術在數位網路之新世紀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資訊安全 技術中,常常使用密鑰(Secret key)來做為管制機制或合法與否的憑藉, 因此密鑰如何產生和傳遞是資訊安全技術非常重要的主題,國內外許多專 家學者均致力於所謂密鑰分配(key distribution)、密鑰交換(key exchange)、 共用密鑰產生(key agreement)和會議密鑰(conference key)等與密鑰傳 遞和產生有關的研究工作。 在今日網路技術與應用已蓬勃發展且非常普及的時代,網路的通訊方 式已由早期一對一的兩點通聯模式,提昇為群體的多點通訊或廣播模式, 然而群體的通聯方式所面臨的相關技術絕非單純的將兩點通聯模式擴充即 可,尤其以資訊安全技術來看,其整體系統要安全考量的因素更為複雜, 故本計畫規劃發展一以身份碼為基礎產生具鑑別性的團體共用密鑰之技 術,他將具有下列七項特質(目前尚未有學者提出同時具備此七特質之產生 團體共用密鑰技術):第一、我們的技術將建構在Weil pairing 與Supersiguler Curve 的數學模式上,以提升技術之運算效能與實用性,乃至於可以在計算 能力較弱的行動設備上使用;第二、團體成員之公鑰是其個人的身份碼(IDcode),以避免一般公鑰所需之鑑別與管理程序;第三、團體成員們全部一 起合作即可產生團體共用密鑰而不需可信第三者協助,以排除需可信第三 者協助所可能造成之弱點;第四、我們擬發展之技術提具有下列幾項安全 功能: Known-key security, Forward secrecy, Backward secrecy, Key-compromise impersonation, Unknown key-share resilience, 和 key control;第五、研發的技術必須容許群體成員可以彈性地動態增加或減少, 縱使經過動態變化之新群體,在不必重置的條件下很快地產生團體共用密 鑰,繼續維護群體通訊之秘密與安全;第六、為增強安全性,我們的技術 可以使同一群體在不同次的群體通訊產生不同的團體共用密鑰;第七、每 位成員持有之長效私鑰可多次使用,不變更並不危及技術安全。綜合而論, 相信本計畫發展之技術,對於目前網路的群體通訊和廣播應用模式之安全 會有很大貢獻與助益,對於維繫e 時代數位網路機制之安全有正面幫助與 提昇。
    显示于类别:[資訊工程學系暨研究所] 研究報告

    文件中的档案:

    没有与此文件相关的档案.

    在機構典藏中所有的数据项都受到原著作权保护.

    TAIR相关文章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 TKU Library IR teams. Copyright ©   - 回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