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江大學機構典藏:Item 987654321/67259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62822/95882 (66%)
造訪人次 : 4018547      線上人數 : 1021
RC Version 7.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 TK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s://tkuir.lib.tku.edu.tw/dspace/handle/987654321/67259


    題名: 八仙法器異說考
    作者: 林保淳
    貢獻者: 淡江大學中國文學學系
    日期: 2005
    上傳時間: 2011-10-22 22:13:35 (UTC+8)
    出版者: 中華民俗藝術基金會
    摘要: 民間及道教信仰中的「八仙」,今指漢鍾離、呂洞賓、張果老、韓湘子、藍采(彩)和、李鐵拐、曹國舅及何仙姑等八位「上洞神仙」。此一神仙組合的完成,大約在明中葉以後,其後雖仍有部分異說,如《列仙全傳》無張果老,而有劉海蟾;《西洋記》中無張果老、何仙姑,而有風僧壽(《續文獻通考》作「風僧哥」)、玄壺子等,但趨勢已定,至今已廣為大眾接受,一旦提及「八仙」,幾乎人無異議,徑指前述八人,可謂是家喻戶曉的神祇。民間習俗相傳,在年節喜慶或祠廟宮觀前,均張掛繪有八仙騎神獸的「八仙彩」條幅,其形製大小不一,偶亦有其它象徵福祿壽喜的「財官」及神童、仙鶴、青松等圖,不完全是八仙圖像;但是,以八仙作為主體及各仙的造型,卻是完全一致的。從「八仙彩」中,我們可以見到,漢鍾離手握芭蕉扇、呂洞賓身負寶劍、張果老持漁鼓簡子、韓湘子橫笛、藍采和提籃、李鐵拐拄杖配葫蘆、曹國舅執玉版、何仙姑挽荷花。以民間的神仙觀念而言,神仙手持的法寶,往往可以視作神仙的象徵或化身,而此一法寶,通常是此一神仙仍然身為凡人時的重要隨身物,或是曾經在斬妖除魔的傳說過程中充分倚仗過的,如關雲長的青龍偃月刀、觀世音的淨瓶、孫悟空的金箍棒等皆是。因此,「八仙彩」中各仙手執的法器,亦理應與各仙息息相關,是以習俗相傳中,八仙法身稱為「明八仙」,而法器則稱為「暗八仙」,可以視同八仙的象徵。然而,假如我們追本溯源,根究此一關係時,卻會發現,八仙的法器實際上出現了相當複雜的轉借、互換、訛傳的情況。究竟八仙的法器原貌為何?經過了何種轉換?此一轉換的原因及意義何在?本文擬作一番探索。
    關聯: 紀念婁子匡先生百歲冥誕之民俗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2頁
    顯示於類別:[中國文學學系暨研究所] 會議論文

    文件中的檔案:

    沒有與此文件相關的檔案.

    在機構典藏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TAIR相關文章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 TKU Library IR teams.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