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笔数/总笔数 : 62378/95055 (66%)
造访人次 : 2302296 在线人数 : 91
RC Version 7.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 TKU Library IR team.
搜寻范围
全部機構典藏
文學院
中國文學學系暨研究所
--會議論文
查询小技巧:
您可在西文检索词汇前后加上"双引号",以获取较精准的检索结果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寻,建议至进阶搜寻限定作者字段,可获得较完整数据
进阶搜寻
主页
‧
登入
‧
上传
‧
说明
‧
关于機構典藏
‧
管理
淡江大學機構典藏
>
文學院
>
中國文學學系暨研究所
>
會議論文
>
Item 987654321/67188
数据加载中.....
书目数据导出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引文信息
jsp.display-item.identifier=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s://tkuir.lib.tku.edu.tw/dspace/handle/987654321/67188
题名:
東漢定型圖讖中的「太一」星考
作者:
黃復山
贡献者:
淡江大學中國文學學系
关键词:
圖識
;
識緯
;
緯書輯本
;
太一
;
紫微宮
日期:
2005
上传时间:
2012-12-03 23:25:25 (UTC+8)
出版者:
臺北市: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
摘要:
《史記﹒天官書》首段將「中宮」分為「天極星、鉤陳星、藩星、斗口三星」等四個星群。「天極星J '代表帝王,其中最明亮的星是「太一常居J 天極星後有四顆形成鉤曲狀的是「鉤陳星J 屬於后妃之象; 圍繞在天極、鉤陳左右的是十二顆藩臣星,象徵保衛屏藩;這三個星群總稱為「紫宮」。這些敘述與定型圖誠的「太一」星象部分極為類似。司馬遷傳承唐都一派的天文, <<史記》中保留著早期星學的不少特徵,所以圖誠的太一星象,也屬於先秦體系。由於《史記》的星官體系,在天文學發達的漢末、六朝,受到不小的改變,後人據唐代星圖欲解說漢代星象,常流於方柏固鑿的附會。本文繪製相關星圖以作對照,許多難解的方位問題都可得到明顯的澄清。至於論證所據的圖識俠文,貝IJ 取自黃央《通緯>> 其不足者再據安居香山《重修緯書集成》增補。凡得「太一」二星的相關識文三十六條,分為(1)紫微總述、(2) 北極五星、(3)鉤陳六星、( 4 )大帝形象、(5) 太一四象、( 6) 星象祥等類。白文附錄於文末,以利於對照參義之用,再輔以所附星圈,或得以概見「太一J 識文所呈顯的星象面貌。似乎可以替圖識構築一套天人相感應的星象圖式,也讓殘篇零簡的識文透顯出一股活化的生機。只是這種架構星官的意圈,卻無法在零散及文義含混、甚至相互歧異的識文中,釐清一個完整的面貌來。由於東漢定型圖議,本屬光武帝朝臣雜暴西漢以來諸書而成, 異名同實的專詞術語持雜紊亂,解讀之際易生歧義,是以先為中宮星象的圖識詞語略作考述,對於了解與詮釋識文的意涵, 將更為明確。再者,識文常有文句重複之現象,在傳統條列敘述的過程中,不易看出識文彼此間的雷同關係,今採取框表分欄、71J 行排比的方式,將內容相類的識文合為一組,由左右欄字句對應關係,較易查見各組識文的異同,對識文之斟勘頗有助益。緯書輯本因傳抄轉錄的數量太多、次數太繁, 難免發生字句吉為外的問題,例如安居本《重修緯書成﹒春秋握誠圖)) : T 枉矢黑,軍士不通,疾流插。」其實出自《春秋潛潭巴)) r 枉矢黑,軍士不勇,疾流腫。」又如《春秋元命包)) r 天生大列」乃是「天皇大帝」的筆誤。此類字句吉為外、篇名誤植的情況,所在多有,所以必須細作斟勘,或能通貫難解的俠文。至於「天一」在兩漢文獻中出現次數較少,而「太一」則是哲學、方術與星學中的熱話。本文檢得述及二星方位的識文三條,所言星位互異,一說「太一」在北極星座中,而「天一」則在紫微宮外、北斗口中; 一說二星皆在北極星中,一說皆在紫宮門外。此類歧異, 應屬漢代星官改變而產生的結果。惟亦可由此證實,東漢官修圖識之編定,實屬雜暴哀輯而未作精緻的整合。〈天官書〉的斗口三星為「陰德星J '識文視之為「天下綱」的德星;但是學者卻解讀為漢武帝時「畫天極一星在後,天一三星在前」的「太一鋒」形狀,這也造成了西漢「太一鋒」是否可藉「陰德星」來顯示的疑議。惟純以識文而論,東漢圖識中並無「太一鋒」的觀念是可確信的。
關聯:
第二屆儒道國際學術研討會-兩漢論文集,頁363-408
显示于类别:
[中國文學學系暨研究所] 會議論文
文件中的档案:
档案
大小
格式
浏览次数
index.html
0Kb
HTML
171
检视/开启
在機構典藏中所有的数据项都受到原著作权保护.
TAIR相关文章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 TKU Library IR teams.
Copyright ©
-
回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