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江大學機構典藏:Item 987654321/6625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笔数/总笔数 : 62797/95867 (66%)
造访人次 : 3727684      在线人数 : 795
RC Version 7.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 TKU Library IR team.
搜寻范围 查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检索词汇前后加上"双引号",以获取较精准的检索结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寻,建议至进阶搜寻限定作者字段,可获得较完整数据
  • 进阶搜寻


    jsp.display-item.identifier=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s://tkuir.lib.tku.edu.tw/dspace/handle/987654321/6625


    题名: 傳播意義版圖的旅行:從創新到普及的跨符號觀點研究(I)
    其它题名: A Travel Throughout the Territory of Meaning in Communication: A Study from Innovation to Popularization of a Cross Symbol Systems Approach (I)
    作者: 趙雅麗
    贡献者: 淡江大學大眾傳播學系
    日期: 2004
    上传时间: 2009-03-16 14:35:58 (UTC+8)
    摘要: 符號學是一個影響日益擴大的研究領域,也是人文科學中跨學科研究的重要方法,更是 傳播研究的一大傳統。但是當今符號學的研究,多著重於言辭符號體系的探究,其理論發展 亦缺乏較細緻之符號類型的區分,這些現象都容易讓人們對符號的內涵產生片面的理解,或 掉入慣性思考。此一問題在傳播各個次領域朝向「分裂與專精」的發展趨勢下更為明顯,甚 而形成傳播學門在自我認同上的危機(趙雅麗,2003a)。 因此,透過「跨符號」的觀點,更清晰地區分各種不同的感官屬性的符號體系的差異, 從「思維、符號、語言、傳播」各個認知範疇,探究不同符號體系間的「相通、相異、相競、 相合」,不僅有助於重新思索與放大我們對符號本質的認識,對於當今各個傳播次領域朝向 分裂與專精的趨勢,也具有調和與反思的功能(趙雅麗,2003b)。 「跨符號」(cross-symbol)一詞借自「跨文化研究」中「跨越」的語義意涵,意指從不 同符號體系間「意義如何轉換?」此一特殊命題出發,從不同符號體系間能否轉換?如何轉 換?的思考過程,去認識、辯證各個符號體系自身的本質,並由此過程「跨越」符號系統自 身無法省察的認識侷限。 本計畫共分三年進行,主要從「病理學還原」的精神出發,希望透過「視、聽障者」與 一般人之傳播行為上異同的辯證,以及創新和普及兩個概念間所涉及之傳播本質的探討,來 建立「跨符號」傳播的理論架構,進而藉此路徑建構傳播巨型理論之初探性藍圖,為傳播領 域之自我認同的危機提供思考。
    显示于类别:[大眾傳播學系暨研究所] 研究報告

    文件中的档案:

    没有与此文件相关的档案.

    在機構典藏中所有的数据项都受到原著作权保护.

    TAIR相关文章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 TKU Library IR teams. Copyright ©   - 回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