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62372/95042 (66%)
造訪人次 : 2268993 線上人數 : 158
RC Version 7.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 TK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全部機構典藏
文學院
中國文學學系暨研究所
--研究報告
查詢小技巧: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進階搜尋
主頁
‧
登入
‧
上傳
‧
說明
‧
關於機構典藏
‧
管理
淡江大學機構典藏
>
文學院
>
中國文學學系暨研究所
>
研究報告
>
Item 987654321/6586
資料載入中.....
書目資料匯出
Endnote RIS 格式資料匯出
Bibtex 格式資料匯出
引文資訊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s://tkuir.lib.tku.edu.tw/dspace/handle/987654321/6586
題名:
《易乾鑿度》之文獻考察
其他題名:
A Study of the Literature on Yi-Qian-Zuo-Du
作者:
黃復山
貢獻者:
淡江大學中國文學學系
關鍵詞:
易乾鑿度
;
卦氣
;
爻辰
;
九宮
;
讖緯
;
定型圖讖
日期:
2005
上傳時間:
2009-03-16 14:31:38 (UTC+8)
摘要:
東漢光武帝所編纂的「圖讖八十一卷」,在正式宣佈於天下後,雖於歷代傳流時數遭禁用,然而始終不絕如縷地在中國經學史上佔有一席之地。但是原編殘缺不全,僅有《易乾鑿度》上下兩卷較為完整,惟亦非完帙。《易乾鑿度》的主要理論,在闡述氣化宇宙的生成模式、與卦爻象之結構等術數推演,從而勾勒出高妙的本體論思想。其中,氣化宇宙觀為演繹太易(無)與太初、太始、太素等氣(元氣)、形(天)、質(地)建構天地萬物的過程;術數理論則包括了卦氣說、爻辰說與世軌推算三部分。從內容來看:卦氣說建構出天人之間的相關體系,其餘二部分,爻辰說以二卦十二爻主一歲,是世軌推算的基礎,而世軌推算則是爻辰說的實際應用。 《易乾鑿度》中的可貴資料,對研究漢代的天人思想、世界觀、科學理念等議題,是不可或缺的文獻。但是全文近八千字,前後文句的編次多半無文意關聯,次序可以隨意更動,上下卷更有不少重覆與錯誤之處,尤其是注文都標明為漢鄭玄撰,而上下卷相同讖文,其注文卻呈顯不同思想樣貌。是以高懷民謂下卷「可能是假冒鄭氏之名者所注」,筆者則認為應該出自唐李淳風。但是學者引用之際,常混用兩卷文句以作符合己意之詮解,如朱伯崑《中國哲學史》於探論「《易緯》和《易》象數之學」。此類作法,在嚴謹的學術研究中,難免產生牽強比附的可能結果。所以《易乾鑿度》的文獻正確性,應作一深入的釐清。 筆者於近年來,逐一進行讖緯研究的基礎工作,已得具體成效,此次計畫以《易乾鑿度》文獻的考察為主題,是想要釐清其內容、文字及編次的可能原貌。 本計畫略分三階段,第一階段為「原典文獻」,以黃奭《通緯.易乾鑿度》為底本。為顯明篇章眉目,先替《易乾鑿度》分別段落,藉由文中三十五次「孔子曰」、以及文意不同處作為分隔點,計得上卷21段、下卷24段,每段皆用簡短文句作為標題。其次蒐輯今存的明清以來《易乾鑿度》各種版本,並逐段比對各本編排與文句上的差異。 第二階段將蒐得資料作「資料編年」與「內容分類」。由歷代相關文獻中蒐檢與《易乾鑿度》有關的資料,並依出典之年代作縱向編次為「資料編年」,以明其歷代傳流大要;其次作「內容分類」,依內容分別置入上下卷相對應的各段之中,以見各條資料與《易乾鑿度》原文的關係。 第三階段蒐檢並解讀今人相關著作,以明學者對各段主旨的闡釋。再將這些闡釋,帶入東漢學術背景中詳作比對,以期看出《易乾鑿度》在當時的學術、政治、社會上,有著什麼樣的地位與價值、影響。
顯示於類別:
[中國文學學系暨研究所] 研究報告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描述
大小
格式
瀏覽次數
942411H032011.pdf
452Kb
Adobe PDF
695
檢視/開啟
在機構典藏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TAIR相關文章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 TKU Library IR teams.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