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笔数/总笔数 : 61882/94642 (65%)
造访人次 : 1637553 在线人数 : 20
RC Version 7.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 TKU Library IR team.
搜寻范围
全部機構典藏
商管學院
公共行政學系暨研究所
--研究報告
查询小技巧:
您可在西文检索词汇前后加上"双引号",以获取较精准的检索结果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寻,建议至进阶搜寻限定作者字段,可获得较完整数据
进阶搜寻
主页
‧
登入
‧
上传
‧
说明
‧
关于機構典藏
‧
管理
淡江大學機構典藏
>
商管學院
>
公共行政學系暨研究所
>
研究報告
>
Item 987654321/6396
数据加载中.....
书目数据导出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引文信息
jsp.display-item.identifier=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s://tkuir.lib.tku.edu.tw/dspace/handle/987654321/6396
题名:
認同的掙扎: 戰時體制下的台灣知識人(1937-1945)
其它题名:
Struggling for Identity : Taiwanese Intellectuals under Wartme Regime(1937-1945)
作者:
陳翠蓮
贡献者:
淡江大學公共行政學系
关键词:
戰時體制
;
國家認同
;
同化
;
皇民化運動
;
皇民奉公會
;
Wartime Regime
;
National Identity
;
Assimilation
;
Kominka Movement
;
Kominhokokai
日期:
2004
上传时间:
2009-03-16 14:08:27 (UTC+8)
摘要:
一九三七年中日戰爭爆發,日本統治當局為求殖民地人民的合作與效忠,進入戰時 體制全面動員,並發動皇民化運動加強對台灣人的同化。一九四五年戰爭結束,中國政 府接收台灣,卻開始追究台灣人在戰爭中的責任,譴責台灣人民被「奴化」。 特殊的歷史與政治經驗,使得台灣人民徘徊在中國、日本與台灣本土之間,國家認 同態度游移而曖昧。國家認同爭議是當前台灣重要的政治課題,作為社會科學研究者的 一員,筆者認為有必要去釐清過往歷史脈絡中的糾結。 本計劃旨在探討一九三七到一九四五年間,在戰爭動員體制下,台灣人、尤其是精 英如何被編整與動員?在激烈的同化政策下他們如何回應?介於交戰的殖民母國與父 祖之國中間,他們如何自處?探索這些問題將有助於理解台灣人在國家認同議題上的糾 葛與轉變。 本計劃將參考後殖民理論,分析戰時體制下台灣人社會、文化與心理上的混雜現 象,及其認同的掙扎。
显示于类别:
[公共行政學系暨研究所] 研究報告
文件中的档案:
档案
描述
大小
格式
浏览次数
932411H032004.pdf
211Kb
Adobe PDF
1022
检视/开启
在機構典藏中所有的数据项都受到原著作权保护.
TAIR相关文章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 TKU Library IR teams.
Copyright ©
-
回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