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61986/94645 (65%)
造訪人次 : 1639247 線上人數 : 6
RC Version 7.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 TK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全部機構典藏
外國語文學院
西班牙語文學系暨研究所
--期刊論文
查詢小技巧: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進階搜尋
主頁
‧
登入
‧
上傳
‧
說明
‧
關於機構典藏
‧
管理
淡江大學機構典藏
>
外國語文學院
>
西班牙語文學系暨研究所
>
期刊論文
>
Item 987654321/59546
資料載入中.....
書目資料匯出
Endnote RIS 格式資料匯出
Bibtex 格式資料匯出
引文資訊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s://tkuir.lib.tku.edu.tw/dspace/handle/987654321/59546
題名:
至十七世紀止有關中國之西班牙文著作
其他題名:
Spanish Writings on China Up to the 17th Century
作者:
白方濟
貢獻者:
淡江大學西班牙語文學系
關鍵詞:
西班牙文著作
;
西班牙
;
中國
日期:
1999-05
上傳時間:
2013-03-12 12:14:51 (UTC+8)
出版者:
臺北縣:淡江大學
摘要:
西班牙人受到了古代關於東洋豐富資產神話魅力的影響,他們為了尋找這些傳說
中的亞洲國家而到了美國。在十六、十七世紀期間,對許多西班牙人來說,擁有不同名稱的
中國,是可使其「美夢成真」的重要區域之一。
雖然葡萄牙人搶先一步,終於,經由對菲律賓的征服以及拓殖,通往中國與臺灣之路開
放後,有關中國之西班亞文著作隨即繁盛起來,創立了西方在十六世紀關於中國最重要的資
料庫;但這些資料卻是由一些翻譯和幻想的作品當中所產生的。
在十六、十七世紀中,有關中國之西班牙文著作是從宗教、商業以及帝國的觀點來看中
國。在文學方面,對中國的參考價值不是非常地重要;但是從歷史、社會描寫以及語言學習的
角度來看,西班牙文著作卻是相當重要的。舉例來說,Rada就提供了我們明朝生活的見證;
Gonzalez de Mendoza則寫了西方最有權威的十六世紀中國歷史。而西方第一本中文字典也
是由西班牙人執筆。
有關中國之西班牙著作,其風格是在三點主要因素的影響之下而改變;
一、西班牙局勢的改變
二、在菲律賓與中國人直接的接觸與衝突
三、滲入中國的宗教與政治計畫失敗
最初的熱忱被失敗和衝突所沖淡,十七世紀之後,西班牙國王便失去了對中國的興趣。
於是,其他國家取代西班牙的地位,成為中國通的權威,而在西班牙世界的中國研究則侷限
於宗教人士,儘管有困難存在,這些宗教團體仍將其興趣投注於在中國傳播福音。
關聯:
淡江人文社會學刊=Tamkang Journal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3,頁19-35
顯示於類別:
[西班牙語文學系暨研究所] 期刊論文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大小
格式
瀏覽次數
index.html
0Kb
HTML
272
檢視/開啟
在機構典藏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TAIR相關文章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 TKU Library IR teams.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