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江大學機構典藏:Item 987654321/58213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笔数/总笔数 : 62830/95882 (66%)
造访人次 : 4034083      在线人数 : 988
RC Version 7.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 TKU Library IR team.
搜寻范围 查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检索词汇前后加上"双引号",以获取较精准的检索结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寻,建议至进阶搜寻限定作者字段,可获得较完整数据
  • 进阶搜寻


    jsp.display-item.identifier=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s://tkuir.lib.tku.edu.tw/dspace/handle/987654321/58213


    题名: 用詩,是一種社會文化行為模式--建構「中國詩用學」初論
    其它题名: Using Poetry is a Socioculural Act Mode: The Tentative Theory on Constructing “Chinesepoetryuselogy”
    作者: 顏崑陽
    贡献者: 淡江大學中國文學學系
    关键词: 賦詩言志;社會文化行為;中國詩用學;文化詩學;Chant poetry to express emotion;Socioculural act;Chinesepoetryuselogy;Cultural poetics
    日期: 2008-06-01
    上传时间: 2013-03-12 12:39:28 (UTC+8)
    出版者: 臺北縣:淡江大學中文系漢學研究中心
    摘要: 本論文旨在反思近、現代中國古典詩學的詮釋取向;從而提出另一種新的詮釋視域。
    近、現代的中國古典詩學,往往把詩看作是一種靜態的語言形構,藉由聲律與意象引發讀者的審美經驗;必須是「無關實用」而以表現「自身之美」為目的之詩,才是藝術性的「純詩」。
    這種詮釋無法完全解明中國古代詩歌文化現象的意義。其實,在中國古代,「詩」無所不在;知識分子普遍地將它當作特殊的言語形式,使用於各種社會互動。因此,「詩之用」是中國古代特殊的社會文化行為現象。本論文乃從「詮釋社會學」(interpretive sociology)的視域,提出另一種詮釋取向,其基本假定是:「用詩,是中國古代知識分子一種特殊的社會文化行為模式;而詩,就是這種行為模式的中介符號」。在這個基本假定上,本論文試圖提出一套建立「中國詩用學」的構想。
    關聯: 淡江中文學報=Tamkang Journal of Chinese Literature 18,頁279-302
    DOI: 10.6187/tkujcl.200806.18-11
    显示于类别:[中國文學學系暨研究所] 期刊論文

    文件中的档案:

    档案 描述 大小格式浏览次数
    index.html0KbHTML197检视/开启
    用詩,是一種社會文化行爲模式-建構「中國詩用學」初論.pdf3599KbAdobe PDF0检视/开启

    在機構典藏中所有的数据项都受到原著作权保护.

    TAIR相关文章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 TKU Library IR teams. Copyright ©   - 回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