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江大學機構典藏:Item 987654321/53231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62819/95882 (66%)
造訪人次 : 4006955      線上人數 : 557
RC Version 7.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 TK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s://tkuir.lib.tku.edu.tw/dspace/handle/987654321/53231


    題名: 日本中世禪林的儒學研究
    作者: 鄭樑生
    貢獻者: 淡江大學歷史學系
    日期: 2005-11
    上傳時間: 2012-12-03 23:24:17 (UTC+8)
    出版者: 臺北市 : 臺灣學生書局
    摘要: 自從儒家經典之一的《論語》於三世紀末經由朝鮮半島東傳日本以後,中國經學在六世紀初已被彼邦作有系統的移植,從此日本人士閱讀漢籍之風氣日盛,研究儒家經典已成為他們步入宜途的敲門磚。於是講授儒家經典者日多,以儒學a 成一家之言者漸夥,於是以朝廷公卿為中心的儒學研究形成了一個高峰。惟至後來,因武士掌握政權,公卿沒落,致儒學逐漸式微、僵化。並且台錄倉時代以後,復因國內戰亂頻仍,人多尚武輕文。尚武輕文的風潮當然無法起育深刻的哲學思想。故此後至德川家康建立江戶幕府為止的約四百年間,日本的儒學研究,除以玉山禪僧為中心的禪林文學一支獨秀外, 其他文藝、學術則鮮有可觀者。
    區分日本中世文化與古代文化的最大標幟,就是古代文化主要受到六朝文化與唐文化之影響而發達,且對它具有親近性: 中世文化則深受宋、元、明文化之影響。從事輸入宋、元、明文化者雖不侷限於禪林,然無論在質或在量上,曾費最大氣力且最熱心移植宋儒新說者卻是禪僧。所以就這種意義上言,五山禪僧既是日本中世最進步的文化前驅,也是標幟著該圈中世文化特徵及形成具有極大貢獻者。那麼,主山禪林研究儒學的情形如何?即為本文探討之重點。
    關聯: 開創:第二屆淡江大學全球姊妹校漢語文化學學術會議論文集,頁221-260
    顯示於類別:[歷史學系暨研究所] 會議論文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大小格式瀏覽次數
    index.html0KbHTML237檢視/開啟

    在機構典藏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TAIR相關文章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 TKU Library IR teams.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