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61875/94645 (65%)
造訪人次 : 1636644 線上人數 : 10
RC Version 7.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 TK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全部機構典藏
文學院
中國文學學系暨研究所
--期刊論文
查詢小技巧: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進階搜尋
主頁
‧
登入
‧
上傳
‧
說明
‧
關於機構典藏
‧
管理
淡江大學機構典藏
>
文學院
>
中國文學學系暨研究所
>
期刊論文
>
Item 987654321/52745
資料載入中.....
書目資料匯出
Endnote RIS 格式資料匯出
Bibtex 格式資料匯出
引文資訊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s://tkuir.lib.tku.edu.tw/dspace/handle/987654321/52745
題名:
金庸小說中的「江湖世界」
作者:
林保淳
貢獻者:
淡江大學中國文學學系
關鍵詞:
武俠
;
江湖
;
綠林
;
武林
;
廟堂
;
俠客
;
門派
;
隱喻
日期:
2004-09
上傳時間:
2013-03-12 12:39:09 (UTC+8)
出版者:
臺北縣:淡江大學
摘要:
武俠小說的世界,有「江湖」、「綠林」、「武林」三種慣稱。「江湖」強調了它的變動性及危險性,「綠林」顯示了它的違法及不合理性,「武林」則限制了他屬於「武人」的屬性。三者各有側重,各有淵源,但唯有等量齊觀,才能真正掌握到武俠小說虛構的「江湖世界」特性。
虛構的「江湖世界」,基本上以真實存在的江湖為藍本,透過闌入、化入的手法,構築出一個自足而完滿的奇異世界,具有濃厚的理想寄託。
金庸小說的江湖世界,以教門、幫派、武學門派為三大支柱。明教、丐幫、少林三大派的凸顯,展示出金庸因襲與開創的「江湖」特色。其中尤以丐幫的忠義性質、明教的除魔化,顯示出最重大的意義。
金庸如此設計「江湖」,乃在超離的基礎上,又援引歷史為據,一方面有意展示其歷史詮釋,一方面又以隱喻的手法,將「江湖」等同於廟堂或現實社會,而據以批判及諷刺,其主要的焦點,則是「政治」隱喻。此為金庸在武俠小說上劃時代的成就。
關聯:
淡江人文社會學刊=Tamkang Journal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20,頁1-28
顯示於類別:
[中國文學學系暨研究所] 期刊論文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描述
大小
格式
瀏覽次數
金庸小說中的「江湖世界」.pdf
90Kb
Adobe PDF
629
檢視/開啟
在機構典藏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TAIR相關文章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 TKU Library IR teams.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