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62805/95882 (66%)
造訪人次 : 3993066      線上人數 : 303
RC Version 7.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 TK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s://tkuir.lib.tku.edu.tw/dspace/handle/987654321/4784


    題名: 從L2到C2跨文化的詞彙教學—透過物件命名比較中西語言文化的共性和個性(II)
    其他題名: From L2 to C2---The Cross-Culture Vocabulary Teaching: Exploring the Universal and Cultural Features of Chinese and Spanish by Naming Objects (II)
    作者: 何萬儀
    貢獻者: 淡江大學西班牙語文學系
    日期: 2006
    上傳時間: 2009-03-16 10:50:50 (UTC+8)
    摘要: 語言與思維實有互為表裏的關係。洪堡特在「論人類語言結構的差異」1中指出:詞不是事物本體的複印,乃是事物被接收於心智內之圖像的反映。人類對相同事物的體認除客觀的知覺外,均無可避免地混雜著主觀的成份,而後者會在語言的構造和運用上具體呈現出來。詞,就是在這種認知行為中產生的。由於語言各受其民族獨特之主觀性影響,每種語言都在它所隸屬的使用群體周圍設下無形的藩籬,換言之,若想成功習得並完全融入某種外語,必須要跨入該目的語的藩籬內,方能擺脫自身母語的約束,而這意味著站在另一個角度、用另一種眼光,去面對相同的事物,因為每一個語言的背後,隱藏著該使用群體特有的世界觀, 以上是就語言的個性著眼的。 至於語言共性的事實,情況不一而足:或屬同源同種,或屬人為因素。然而, 即使兩種語言分別源自完全不同的語系,且相互隔絕,但它們的內在成份仍必然存在某種程度的普遍相似,這種相似乃是由人類基本的一致性先天就決定了的。 本研究(第二年)銜接上年度的工作項目,繼續蒐集代表住、行兩大民生方面的物件—房舍及車輛,按照不同形狀、大小、材質、用途,在指定範圍內力求多樣並均衡地選取各式物件,製成問卷。之所以「多樣」,為的是得以客觀、周延地觀察到中/西兩民族類分該範疇物件的內在系統,之所以「均衡」,為的是藉由數個同質物件相互驗證,排除因巧合產生的判斷偏差,得出充份的證據推導結論。 製作完成的問卷,分別交由中國/西班牙籍兩組受試者各四十名作答,測試內容增加為四項2:1.分類;2.命名;3.物件名稱貼切程度評分;4.物件名稱定義。 在結果分析方面: 1.按兩組受試者分別就四群物件(上衣、鍋具、房舍、車輛)的分類方式,依近似度高低製成構面圖,以便對照異同。並將同群物件兩兩配對比較,計算各配對被分入同類的次數、兩民族間分類的相關係數及分類時各自憑藉的標準為何? 2.列出各群中每一物件大多數受試者同意的名稱,分別將兩組受試者對四群物件(各六十)的命名分佈狀態做統計,用以探討中西兩種語言就各群物件稱名 1 洪堡特(2001)。洪堡特語言哲學文集。姚小平譯注。第一版。長沙:湖南教育出版。 2 上年度研究計劃書中原僅列2、4兩項,然而在本計劃正式執行後,隨著主題的不斷深入,發現利用同一實驗設計,還可探索出更多的相關訊息,以供參考,故於技術條件允許下,追增1、3項測試於兩次(衣/食、住/行)實驗中。 分類的認知概念。另外,兩兩比較所有受試者(即不分民族)對於同群之物件給予同名的情況,藉此瞭解民族(文化)因素在命名時的影響力。此時,再將在1.與2.中所得各項數據用相關係數予以比較,深入剖析實驗結果; 3.分別計算兩組受試者對每一物件(四群,各六十)的名稱貼切度所打分數之平均,比較兩種語言中各類名稱對應的相關係數; 4.最後,參考兩組受試者根據個人對各物件名稱的認知所下的定義,作為輔助訊息。 兩種語言詞彙,透過大量、多面、直接的實驗資料,從稱名劃類中,對比析出各自獨具之個性,將詞彙教學由單純、過簡的表面符號取代(L1→L2),提昇為內涵、概念的深層文化轉換(C1→C2)。
    顯示於類別:[西班牙語文學系暨研究所] 研究報告

    文件中的檔案:

    沒有與此文件相關的檔案.

    在機構典藏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TAIR相關文章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 TKU Library IR teams.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