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64191/96979 (66%)
Visitors : 8387032      Online Users : 8348
RC Version 7.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 TK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tkuir.lib.tku.edu.tw/dspace/handle/987654321/40993


    Title: 由妓嫖關係論明擬話本妓女人物的呈現模式
    Authors: 陳葆文
    Contributors: 淡江大學中國文學學系
    Keywords: 士人;市民;妓女;話本;傳奇;嫖客
    Date: 2003-02
    Issue Date: 2010-01-27 18:12:06 (UTC+8)
    Publisher: 台灣學生書局
    Abstract: 在中國古典短篇小說之女性人物類型,「妓女」可謂最特殊者,因此類人物乃於幾類主要女性人物類型中-如「女仙」「女鬼」「女妖」「小姐」「女俠」等-出現最晚,而藝術形象卻最突出。 就古典短篇小說的妓女人物論,唐傳奇妓女人物實居經典性地位,故後世戲曲小說中之同類型人物幾乎皆以其為塑造之藍本。一般而言,中國古典小說的演進規律是慣於複製既有的敘事範例,人物類型一旦形成,後來者往往很難跳出原創人物的窠臼,而落入「千人一面」的覆轍。然而,在人物類型的繼承傳統上,明代擬話本中的「妓女」人物,卻能於繼承唐傳奇的人物基礎之餘,又開創出絕異於唐傳奇妓女的、屬於明話本妓女的特殊風情,使小說中的妓女人物類型,形象更多元、人物意義更深刻。本文即自擬話本所見之妓女與嫖客之互動關係切入,並以唐傳奇妓女人物為對照,透過對小說文本之敘事特質及深層結構之剖析,考察明代擬話本小說妓女人物之呈現模式,並檢視其對於前朝類型人物的繼承與轉變,及此繼承與轉變之意義。 論述之重點,在「前言」部分,乃自一宏觀角度檢視明擬話本妓女人物在短篇小說發展上,其本身類型範疇內的繼承來源,及此類型人物與其他類型人物相較所展現特殊的敘事特質。在「妓嫖關係及妓女人物呈現模式之文本特質」部份,由小說文本所展現妓女與嫖客關係的的建構過程切入,並以唐傳奇為對照,藉著剖析其關係如何開始(「吸引」),互動如何進行(「互動」),及二者關係狀態的確立(「結局」),藉以觀察在此過程進行當中,妓女人物呈現模式的文本特質。在「妓女人物呈現模式之結構機制」部份,就上述文本特質,由小說文類特質及寫作心理、社會文化等深層因素切入,進一步解析此呈現模式的內在結構機制。最後,「結論」部份,根據上述探析所得,由小說演變史、敘事角度、語言權力等角度,反省妓女人物呈現模式在類型人物繼承與轉變上之意義。
    Relation: 挑撥新趨勢-第二屆中國女性書寫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頁61-105
    Appears in Collections:[中國文學學系暨研究所] 會議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Description SizeFormat
    index.html0KbHTML65View/Open
    由妓嫖關係論明擬話本妓女人物的呈現模式_全文.pdf474KbAdobe PDF663View/Open

    All items in 機構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 TKU Library IR teams.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