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笔数/总笔数 : 62378/95055 (66%)
造访人次 : 2303892 在线人数 : 155
RC Version 7.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 TKU Library IR team.
搜寻范围
全部機構典藏
文學院
中國文學學系暨研究所
--期刊論文
查询小技巧:
您可在西文检索词汇前后加上"双引号",以获取较精准的检索结果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寻,建议至进阶搜寻限定作者字段,可获得较完整数据
进阶搜寻
主页
‧
登入
‧
上传
‧
说明
‧
关于機構典藏
‧
管理
淡江大學機構典藏
>
文學院
>
中國文學學系暨研究所
>
期刊論文
>
Item 987654321/40144
数据加载中.....
书目数据导出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引文信息
jsp.display-item.identifier=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s://tkuir.lib.tku.edu.tw/dspace/handle/987654321/40144
题名:
「世情小說」大不同--論「續金瓶梅」對原書的悖離
其它题名:
Variations of Chinese Secular Novels: The Case of Jin Ping Mei and Hsu Jin Ping Mei
作者:
胡衍南
贡献者:
淡江大學中國文學學系
关键词:
世情小說
;
金瓶梅
;
續金瓶梅
日期:
2003-06
上传时间:
2013-03-12 12:40:55 (UTC+8)
出版者:
淡江人文社會學刊編輯委員會
摘要:
《金瓶梅》以其對於「家常日用,應酬世務」的精細描寫,自晚明以來即取得「奇書」的尊榮地位;相較之下,紫陽道人(丁耀亢)《續金瓶梅》的藝術成就只能說是平平。讀書欲藉釋儒道三教宗旨評古鑒今,並反省明王朝政權亡的原因,基於這樣的「使命感」,可耀亢只得背棄笑笑生所開創的那對市井生活純粹描寫的風格,轉而以市井生活為背景,反射出晚明政治破敗、社會混亂、道德淪喪的因由。於是《金瓶梅》裡的家庭,在《續金瓶梅》被更廣大的人生場景給取代;《金瓶梅》裡的市井,到續書那兒也失去隱喻的功效。
然而《金瓶梅》在文學史上的地位,尤其包括它拋棄傳統「大敘事」寫作模式、改採「世俗化」細節描寫所形成的美學風格,以及因而開啟之新的、甚至是具備現代意義的文風。不過這樣一股專注於日常人倫及生活細節的文風,固然在《金瓶梅》之後促成了世情小說的繁榮景象,但是建立在晚明浮華靡爛物質基礎上的這股寫作傳統,卻隨著明帝國的沉亡而滲入了其他的質素。那些蘊藏著「文以載道」之集體無意識的儒生,一面從天理、法統、道德的角度詮解《金瓶梅》之旨意,一面又將國家興亡的存在處境譜成新的詠嘆調,使得在它之後的明、清世情小說,在「世俗化」的傾向上遠不及」《金瓶梅》。
本文即試圖籍《續金瓶梅》證明這種差異。
關聯:
淡江人文社會學刊=Tamkang Journal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15,頁1-26
DOI:
無
显示于类别:
[中國文學學系暨研究所] 期刊論文
文件中的档案:
档案
大小
格式
浏览次数
index.html
0Kb
HTML
220
检视/开启
在機構典藏中所有的数据项都受到原著作权保护.
TAIR相关文章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 TKU Library IR teams.
Copyright ©
-
回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