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江大學機構典藏:Item 987654321/40108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笔数/总笔数 : 62822/95882 (66%)
造访人次 : 4016122      在线人数 : 553
RC Version 7.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 TKU Library IR team.
搜寻范围 查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检索词汇前后加上"双引号",以获取较精准的检索结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寻,建议至进阶搜寻限定作者字段,可获得较完整数据
  • 进阶搜寻


    jsp.display-item.identifier=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s://tkuir.lib.tku.edu.tw/dspace/handle/987654321/40108


    题名: 先秦至兩漢被動式句法探究
    其它题名: Passive Constructions in Ancient Chinese Texts
    作者: 王麗華
    贡献者: 淡江大學中國文學學系
    关键词: 施事者;述語;受事者;助動詞;介詞
    日期: 2006-09
    上传时间: 2013-03-12 12:39:21 (UTC+8)
    出版者: 臺北縣:淡江大學
    摘要: 先秦與兩漢表現被動句,可以用標誌,也可以不用標誌。不用標誌者,須憑文義判斷,有時可能出現主動與被動用同一個字表現,若未依文義,則難分辨。而有標誌者,則易別之。其時所用之標誌,包括助動詞「見」、「受」、「被」、「為」、「所」,及介詞「於」、「于」、「乎」、「為」、「在」。
    先秦被動式範圍較兩漢為小,及至兩漢,範圍漸次擴大,且有標誌亦較多。從初始之主動句與被動句無別,至春秋以後,以表被動之助動詞與介詞為標誌,展現被動句式,主動句與被動句遂於分辨上較無困難。
    本文除先秦、兩漢之書,尚佐以魏晉、唐宋、清之詩、文及書為例句,採條例式比對用法,以明其使用與演進之情形。
    關聯: 淡江人文社會學刊=Tamkang Journal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27,頁1-41
    显示于类别:[中國文學學系暨研究所] 期刊論文

    文件中的档案:

    档案 大小格式浏览次数
    index.html0KbHTML147检视/开启

    在機構典藏中所有的数据项都受到原著作权保护.

    TAIR相关文章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 TKU Library IR teams. Copyright ©   - 回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