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笔数/总笔数 : 57342/90923 (63%)
造访人次 : 13062583 在线人数 : 273
RC Version 7.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 TKU Library IR team.
搜寻范围
全部機構典藏
外國語文學院
日本語文學系暨研究所
--期刊論文
查询小技巧:
您可在西文检索词汇前后加上"双引号",以获取较精准的检索结果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寻,建议至进阶搜寻限定作者字段,可获得较完整数据
进阶搜寻
主页
‧
登入
‧
上传
‧
说明
‧
关于機構典藏
‧
管理
淡江大學機構典藏
>
外國語文學院
>
日本語文學系暨研究所
>
期刊論文
>
Item 987654321/29170
数据加载中.....
书目数据导出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引文信息
jsp.display-item.identifier=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tkuir.lib.tku.edu.tw:8080/dspace/handle/987654321/29170
题名:
新聞の報道記事のレトリック分析ー『朝日新聞』と『読売新聞』の一面記事からー
其它题名:
A Rhetorical Analysis about News: On Top Articles of Yomiuri and Asahi
作者:
落合由治(Ochiai, Yu-ji)
贡献者:
淡江大學日本語文學系
关键词:
平面媒體報導
;
客觀
;
修辭
;
朝日新聞
;
讀賣新聞
日期:
2007-12
上传时间:
2013-03-12 12:08:28 (UTC+8)
出版者:
淡江大學外國語文學院
摘要:
日本的平面媒體報導的特徵,據說有客觀報導的理念與論述兩點。本論文擬從修辭的觀點,考察使用於平面媒體上的手法。本論文理論上將依據木下是雄的「意見表達」和「事實陳述」、中村明的「論點展開」和「意思傳達」、G雷可夫•M傑森所主張的認知比喻論的概念,進行分析。實際分析的材料,取自日本兩大報紙《朝日新聞》、《讀賣新聞》的各10篇報導文章。依上述三者的理論進行分析。結果得出兩家報社常用手法有,超出木下定義的「真假無法判斷的表達」。如同中村定義中的修辭方法,有下列三種。用括弧直接引用內容的「多層次重修辭」、像國家與個人層次不同的「對比修辭」、提供超出必要範圍資訊的「付加修辭」。此外,如同「明顯看出~的事實」等G雷可夫•M傑森所主張的認知比喻論中的「慣用句比喻方法」,也是。諸如此類的修辭方法中,再透過相互比對,發現平面媒體報導文章中存在有既定的立場,以及多方面地導入修辭的策略使用。
關聯:
淡江外語論叢 10,頁81-105
显示于类别:
[日本語文學系暨研究所 ] 期刊論文
文件中的档案:
档案
大小
格式
浏览次数
index.html
0Kb
HTML
138
检视/开启
在機構典藏中所有的数据项都受到原著作权保护.
TAIR相关文章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 TKU Library IR teams.
Copyright ©
-
回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