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61881/94641 (65%)
造訪人次 : 1637609 線上人數 : 16
RC Version 7.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 TK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全部機構典藏
外國語文學院
德國語文學系
--會議論文
查詢小技巧: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進階搜尋
主頁
‧
登入
‧
上傳
‧
說明
‧
關於機構典藏
‧
管理
淡江大學機構典藏
>
外國語文學院
>
德國語文學系
>
會議論文
>
Item 987654321/29140
資料載入中.....
書目資料匯出
Endnote RIS 格式資料匯出
Bibtex 格式資料匯出
引文資訊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s://tkuir.lib.tku.edu.tw/dspace/handle/987654321/29140
題名:
文學與外語教學之關聯性-以「廢墟文學」為例-
作者:
賴麗琇
貢獻者:
淡江大學德國語文學系
日期:
2002
上傳時間:
2012-12-03 23:14:35 (UTC+8)
出版者:
臺北縣淡水鎮:淡江大學外國語文學院
摘要:
二次世界大戰的浩劫,德國境內滿目瘡痍,生活艱難,有人在戰爭結束的一九四五年,將這到處是一片廢墟的景象視為「零點意味著一切從零開始。一批大都有參戰經驗的青年作家,作品以戰後的現實為背景,描寫「戰爭」所帶來的嚴重後果,試圖從這個廢墟中尋求新的文學開端,故名「戰爭、歸鄉、廢墟」文學(Kriegs-, Heimkehrer-und TfÜmmerliteratur )。
一九四七年由李希特 (Hans Wemer Richter, 1908-)發起的「四七文學社」 (Gruppe 47) ,參與者皆是作家與批評家,他們聚在一起閱請和討論同一時代的文學佳作,這個團體每年的文學獎幾乎都頒給年輕的作家,有不少優秀的「戰爭、歸鄉、廢墟」文學的作品。其作品文字簡潔,風格樸實,雖然取材戰爭,但並不以鋪陳殘酷真實的戰爭場面為主,只輕描淡寫地點出戰爭所帶來的後遺症,有形的及無形的傷害,閱讀後帶給人們無比的震誠。戰爭的殺傷力無遠弗屆,警惕人們不要再度輕屆主戰爭。
從外語教學的效益來看,選擇此類文學性的作品,當以簡易、棋實的用詞,不複雜、不繁瑣的語法及巧妙的敘述技巧為主要考量,這樣會比較適合德語學習者,既能欣賞原著作品,也能理解其中心思想,並體會作者的立意。
有關戰爭本身及戰爭的影響應是大家都可以理解的,因此本論文選出兩位典型的廢墟文學作家一波歇爾特 (Borchert)及波爾 (Böll),從他們的作品中對戰爭的看法及如何控訴戰爭方面著眼。
關聯:
第五屆兩岸外語教學研討會論文集,頁115-124
顯示於類別:
[德國語文學系] 會議論文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大小
格式
瀏覽次數
index.html
0Kb
HTML
222
檢視/開啟
在機構典藏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TAIR相關文章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 TKU Library IR teams.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