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64198/96992 (66%)
造訪人次 : 7946735 線上人數 : 8722
RC Version 7.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 TK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全部機構典藏
教育學院
未來學研究所
--期刊論文
查詢小技巧: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進階搜尋
主頁
‧
登入
‧
上傳
‧
說明
‧
關於機構典藏
‧
管理
淡江大學機構典藏
>
教育學院
>
未來學研究所
>
期刊論文
>
Item 987654321/27260
資料載入中.....
書目資料匯出
Endnote RIS 格式資料匯出
Bibtex 格式資料匯出
引文資訊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s://tkuir.lib.tku.edu.tw/dspace/handle/987654321/27260
題名:
論舒茲的實質行動概念
作者:
游淙祺
;
Yu, Chung-chi
貢獻者:
淡江大學未來學研究所
日期:
1999-03
上傳時間:
2009-12-15 14:18:19 (UTC+8)
出版者:
臺灣哲學學會
摘要:
舒茲 (A. Schuetz, 1899-1959) 探討日常生活實在 (alltaegliche Wirklichkeit)的問題之方式在於,被視為理所當然存在著的世界是如何被一般人,亦即帶著自然態度 (natuerliche Einstellung) 生活的人所建構的。舒茲認為為了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必須瞭解這個日常生活世界是透過什麼方式開展出來的。這個提問方式無疑的已經意涵了「主體條件」的問題。當然,所謂的「主體條件」並非指胡塞爾 (E. Husserl, 1858-1938) 式的「超驗主體」(transzendentale Subjektivitaet),而是指生活在世界之中的主體。因為舒茲所關心的並不是「生活世界的存有學」(Ontologie der Lebenswelt) 如何在超驗主體之中獲得穩固基礎的問題,他所關心的是:到底透過什麼方式的主體活動,日常世界的實在性才可以有意義的開展出來? 這個問題看來似乎不難回答,因為這個世界不正是透過知覺活動 (Wahrnehmung) 所開展出來的嗎?知覺不正是在世界中活動之主體的主要活動形式嗎?1舒茲並不認同這樣的看法,他認為在生活世界之中知覺不是主體的主要活動形式,行動才是。日常生活世界在他看來乃是「實踐的領域」(ein Bereich der Praxis),而日常的實在性主要由行動所構成。此一日常生活的行動舒茲稱為「實質行動」(Wirken)2,「實質行動」這個概念於八十年代之後才受到研究舒茲思想的學者如I. Srubar, L. Embree等等之重視3,由於這些學者的努力,使得我們對於舒茲的生活世界理論有了新的看法。到底他的生活世界理論是如Th. Luckmann所說的是胡塞爾之生活世界理論的延續及完成呢?4 還是舒茲所從事的是另外一套生活世界理論? 這個問題在我們好好的瞭解了「實質行動」這個概念之後,應該會有個比較清楚的答案。當然,本文的目的不在於有系統的比較舒茲與胡塞爾在生活世界理論上的差異,甚至不在於介紹舒茲生活世界理論的特色,而是著重於闡釋對舒茲的生活世界理論有著根本重要性的「實質行動」這個概念。本文主要共分三部份:第一部份作概念上的釐清,第二部份談動機與實質行動的關係,第三部份則著重於實質行動對日常生活世界實在性之建構的重要性。底下我們先說明「實質行動」這個概念。
關聯:
台灣哲學研究 2,頁281-299
顯示於類別:
[未來學研究所] 期刊論文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大小
格式
瀏覽次數
index.html
0Kb
HTML
1
檢視/開啟
在機構典藏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TAIR相關文章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 TKU Library IR teams.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