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64176/96941 (66%)
造訪人次 : 9142496      線上人數 : 13430
RC Version 7.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 TK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s://tkuir.lib.tku.edu.tw/dspace/handle/987654321/26809


    題名: 邁向網路學習社會的途徑 : 由學習能量觀點出發
    作者: 吳斯茜;計惠卿
    貢獻者: 淡江大學教育科技學系
    日期: 1999
    上傳時間: 2009-12-15 13:50:24 (UTC+8)
    摘要: 本文以學習為主軸,定位於兩個空間來談︰社會空間中的個體學習與群體學習、網路空間裡的個體學習與群體學習,而整體性關切的方向在於探討如何達到學習社會與網路學習社會的境界。

    就社會而言,學習的本質是社會化的過程。社會中個體學習的擴散有兩個階段。就量而言,個體學習傳遞給群體,等於是由個體學習合為眾的、大的群體後,來成就了群體能量;而所有群體學習的彙集,以達到全面性的整體昇華。前者的狀態可稱為學習型組織,後者的理想為學習社會。

    至於在網路空間中個體學習的擴散亦有兩個階段。就量而言,個體學習傳遞給群體,等於是由個體學習合為眾的、大的群體後,來成就了群體能量;而所有群體學習的彙集,以達到整體全面性的昇華。於網路空間的存在形貌,前者的狀態可稱為網路學習社群,後者的理想為網路學習社會。

    就質而言,無論社會或網路,個體或群體,學習價值的關鍵在於有純粹、真實、確定、深刻、意義的學習而言,因此本文提出有效的學習能量的觀念,作為一項觀察社會與網路空間學習成分的觀點,然而學習的能量是沒有所謂的社會與網路的區別,也就是在學習的看待上實(社會)與虛(網路)產生的學習效益是可以相融合的。
    文中針對網路學習的部分,將探究目前網路學習環境的一些現象,繼而關注未來網路學習在知識版圖裡的發展與價值。有關於本文的架構,將以學習作支點,向社會與網路無限延伸的精神,從有效的學習能量出發,試圖探討邁向網路學習社會的關鍵途徑。
    關聯: 第三屆資訊科技與社會轉型研討會
    顯示於類別:[教育科技學系暨研究所] 會議論文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描述 大小格式瀏覽次數
    index.html0KbHTML145檢視/開啟
    index.html0KbHTML124檢視/開啟

    在機構典藏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TAIR相關文章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 TKU Library IR teams.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