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62567/95223 (66%)
造訪人次 : 2518683 線上人數 : 54
RC Version 7.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 TK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全部機構典藏
教育學院
通識與核心課程中心
--期刊論文
查詢小技巧: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進階搜尋
主頁
‧
登入
‧
上傳
‧
說明
‧
關於機構典藏
‧
管理
淡江大學機構典藏
>
教育學院
>
通識與核心課程中心
>
期刊論文
>
Item 987654321/26061
資料載入中.....
書目資料匯出
Endnote RIS 格式資料匯出
Bibtex 格式資料匯出
引文資訊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s://tkuir.lib.tku.edu.tw/dspace/handle/987654321/26061
題名:
臺北市加蚋地區的宮廟神壇
其他題名:
Folk Religion Temples in Gara area of Taipei
作者:
陳杏枝
;
Chen, Hsin-chih
貢獻者:
淡江大學通識與核心課程中心
關鍵詞:
宗教變遷
;
社會變遷
;
社區信仰
;
台灣宗教
;
乩童
;
Religious Change
;
Social Change
;
Community Belief
;
Taiwanese Religion
;
Spiritual Medium
日期:
2003-12
上傳時間:
2009-12-15 12:42:37 (UTC+8)
出版者:
臺灣社會學社
摘要:
本文試圖了解民間信仰在都會區中的轉變情形。舊加蚋地區位於台北市西南一角,在整個台北市中此區的宮廟神壇成長快速,研究此區有其代表性。從2000年3月至2002年8月進行宮廟神壇的實地訪談,一共訪得113間。加蚋地區是中南部移民北上的落腳處,大量湧入的外來人口使得具有公廟性質的宮壇,無法扮演傳統村廟的地方整合功能,反而是由私壇向公廟發展的宮壇,比較能擔負起整合人群的功能,但是這種整合已脫離地緣關係。爐主頭家或是重要的委員,絕大部份不是當地人。此區宮壇大都是自行到佛像店雕像開光,絕大部份會提供辦事服務,經由辦事的媒介,結合一批社會背景相似的信眾,其組織運作類似社團。宮壇提供信眾情感或財務上的支援,甚至是休閒活動。另外,對教育程度普遍不高,以及職業經常流動的信眾而言,宮壇是幫助個人成長的團體,並藉由籌備活動,學習組織、計畫、採購的能力。台灣以往並未有社區營造的積極做法,因此宮壇是弱勢移民因應都會生活的一種方式。此外,宮主若較年輕,教育程度稍高,就會做一些大幅度的改革,譬如,不燒金紙、鼓勵打坐自修等;改革的宮壇已具有新興宗教的雛形。總之,都會生活型態促使民間仰轉變,脫離了地緣關係的信仰形式。
關聯:
臺灣社會學刊 31,頁93-152
DOI:
10.6786%2fTJS.200312.0093
顯示於類別:
[通識與核心課程中心] 期刊論文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描述
大小
格式
瀏覽次數
index.html
0Kb
HTML
79
檢視/開啟
臺北市加蚋地區的宮廟神壇.pdf
4917Kb
Adobe PDF
1
檢視/開啟
在機構典藏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TAIR相關文章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 TKU Library IR teams.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