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62797/95867 (66%)
造訪人次 : 3738666      線上人數 : 276
RC Version 7.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 TK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s://tkuir.lib.tku.edu.tw/dspace/handle/987654321/23695


    題名: 臺灣地區貨幣、信用與經濟活動-結構化向量自我迴歸之實證研究
    作者: 莊武仁;鄭麗玲
    貢獻者: 淡江大學財務金融學系
    關鍵詞: 台灣地區;貨幣;信用;經濟活動;結構化;向量自我迴歸;匯率;貨幣基數;VAR
    日期: 1991-12
    上傳時間: 2009-11-30 17:49:49 (UTC+8)
    出版者: 臺灣銀行
    摘要: 台灣地區自民國七十五年間,由於台幣長期低估,以及央行緩慢升值的匯率政策,使得M1B 年增率高達51% ;惟因存款貨幣占M1B 之比重逐年上升,銀行信用乃因此倍受各界矚目。本文目的乃想進一步深入了解台灣地區銀行信用所扮演角色,以及其是否可取代貨幣,或與貨幣同為貨幣政策的中間目標,而貨幣數量中,M1B 、M2與實質國民所得的關係,究竟何者較密切?又貨幣基數與利率可者較適合作為操作目標。
    傳統計量方法,須先依據先驗的理論建立計量的模型,再透過分析、檢定以印證理論。但Sims(1980)認為結構模型的建立,在認定上相當困難,因而提出向量自我迴歸模型(簡稱VAR),可不須擔心變數間的因果關係,亦即不須有先驗的理論基礎。
    本文是以Bernake(1986) 結構化VAR 模型進行實證研究,結構化VAR 模型可避免避免傳統VAR 中因為變數間不同的非序會造成不同實證結果之缺點,希冀能以結構化模型對台灣的經濟狀況有較深入的了解。
    由本文的實證分析結果顯示,銀行信用實應與貨幣同作為貨幣政策之中間目標,二者皆不容偏廢。而貨幣數量方面M1B 幾乎比M2更適合作為貨幣政策的中間變數。操作目標方面,就M1B 而言,利率較適合作為操作目標,就銀行信用及M2而言,則貨幣基數較適合作為操作目標。
    且從衝擊反應分析之結果可知,貨幣數量對實質GNP 、物價水準及貨幣基數皆有正向的影響,而對銀行信用及利率則有負向的影響。銀行信用對實質GNP 、物價水準、貨幣數量及貨幣基數皆有正向的影響;對利率則有負向的影響。至於貨幣基數對實質GNP 、物價水準、貨幣數量及銀行信用亦有正向的影響,對利率則負向的影響。且上述之影響型態皆是跳動性、持久的。
    關聯: 臺灣銀行季刊 42(4),頁 188-210
    顯示於類別:[財務金融學系暨研究所] 期刊論文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描述 大小格式瀏覽次數
    0KbUnknown233檢視/開啟
    index.html0KbHTML44檢視/開啟

    在機構典藏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TAIR相關文章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 TKU Library IR teams.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