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江大學機構典藏:Item 987654321/127360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笔数/总笔数 : 64191/96979 (66%)
造访人次 : 8088665      在线人数 : 11723
RC Version 7.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 TKU Library IR team.
搜寻范围 查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检索词汇前后加上"双引号",以获取较精准的检索结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寻,建议至进阶搜寻限定作者字段,可获得较完整数据
  • 进阶搜寻


    jsp.display-item.identifier=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s://tkuir.lib.tku.edu.tw/dspace/handle/987654321/127360


    题名: 數位饕客:社群媒體中的美食論述
    作者: 李長潔;蘇眹天
    关键词: 社群媒體;美食論述;饕客;區辨
    日期: 2025-05-14
    上传时间: 2025-05-19 12:05:18 (UTC+8)
    摘要: 美食節目、新聞副刊與部落格美食文學在千禧年世代,形成一股以「美食」為社交主題的大眾文化,人們追逐作家舒國治的一道老臺北人的早餐,店家也因此蔚為風潮。在社群的時代,我們則跟著Instagrammer、YouTuber、Google Map進食。Josée Johnston Shyon Bauman的《饕客:民主與區辨的美食地景》中,運用Pierre Bourdieu的《區辨:品味判斷的社會批判》架構了大眾文化中飲食與食物所構連起的美食景觀。這由框架(framework)與意識形態(ideology)美食景觀充滿著民主化與階層化、大眾化與區辨化的吊詭矛盾。進入到社群時代後數位媒介與行動者更加深刻地介入美食景觀,其中混雜著充滿影響力的饕客論述。本研究以文本分析,除了對臺灣美食文學文本、媒體文本進行理解外,亦剖析社群平臺Instagrammer、YouTuber等的論述框架及支撐其運作的意識形態。以立意抽樣方式,搜集5組食物相關Instagram美食帳、5組食物相關YouTube頻道,理解與分析其中的論述形構與實踐,探索與知悉由「地道食物」、「異國風情」等文化雜食性所構成的主體規訓與實現,而這是充滿內爆、流動、矛盾的大眾文化樣態。在我們進入社群時代後變得更加明顯。隨著數位媒介和行動者更深入地介入美食景觀,我們可以看到更多元和複雜的美食論述。這些論述不僅反映了我們對美食的熱情,也揭示了我們的社會和文化結構與場域。
    關聯: 社會人文發展學刊 3,頁72-86
    DOI: 10.54254/3049-7825/2025.22893
    显示于类别:[大眾傳播學系暨研究所] 期刊論文

    文件中的档案:

    档案 描述 大小格式浏览次数
    index.html0KbHTML5检视/开启

    在機構典藏中所有的数据项都受到原著作权保护.

    TAIR相关文章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 TKU Library IR teams. Copyright ©   - 回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