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江大學機構典藏:Item 987654321/127269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笔数/总笔数 : 64191/96979 (66%)
造访人次 : 8460787      在线人数 : 8360
RC Version 7.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 TKU Library IR team.
搜寻范围 查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检索词汇前后加上"双引号",以获取较精准的检索结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寻,建议至进阶搜寻限定作者字段,可获得较完整数据
  • 进阶搜寻


    jsp.display-item.identifier=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s://tkuir.lib.tku.edu.tw/dspace/handle/987654321/127269


    题名: 創新與永續: 以大學主導地方學研究提升地方創生之底蘊
    作者: 林呈蓉
    关键词: 地方學;地方治理;地方創生;品牌故事;國家認同
    日期: 2025-03
    上传时间: 2025-04-07 12:05:16 (UTC+8)
    出版者: 日本國立山口大學
    摘要: 台灣社會的地方學研究興起於90年代,以臺灣各行政區劃為中心,對地方社會進行風土、人文等相關面向之研究,更帶動社會各界對地方文史的觀照。而與過去傳統地方研究最大不同,在於地方學崛起之際,IT科技日趨成熟,而威權解體、政策鬆綁,社會大眾從國家中心的觀點逐漸求諸自我,進而轉向社區總體營造,也帶動台灣社會對地方學研究的一股熱潮。另一方面,伴隨政治民主化等諸多因素,「大眾歷史」作為地方學研究之一環,逐漸成為顯學,地方政府試與在地大學、社區大學、民間文史團體等官民協作,而定期辦理研討會、出版專書等,更成為地方學研究的發展主力。現階段地方學研究的重要性在於(1)破解全球化迷思,透過民眾對土地的歸屬意識,有效建立國民對國家的認同;(2)除了是國土規劃的參考,更是地方創生的基礎。淡江大學著手地方學研究,長期致力「淡水學」研究;近年則關懷「宜蘭學」發展。在操作流儀上難以如法炮製,主因是地方社會有其風土人文,須因地制宜。而大學是否能順利扮演地方政府智庫角色,關鍵有二,一是「誰在主導會議」;其二則是「誰會是最大贏家」!

    Starting in the 1990s, area studies in Taiwan focused on customs and humanities. Influenced by IT maturity and democratization, it is the key to debunking globalization myths and fostering national identity. The ‘Tamsui’ and ‘Yilan’ studies of Tamkang University exemplifies the research. Whether the university can play a role as the local government’s think tank depends on two key factors: ‘Who is leading the meeting’? And ‘Who will be the biggest winner’!

    Keywords: Area studies, Local governance, Region revitalization, Brand story, National identity
    關聯: Journal of East Asian Identities 10, 8
    显示于类别:[歷史學系暨研究所] 期刊論文

    文件中的档案:

    没有与此文件相关的档案.

    在機構典藏中所有的数据项都受到原著作权保护.

    TAIR相关文章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 TKU Library IR teams. Copyright ©   - 回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