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64178/96951 (66%)
造訪人次 : 9422663      線上人數 : 10957
RC Version 7.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 TK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s://tkuir.lib.tku.edu.tw/dspace/handle/987654321/124480


    題名: 台灣公民募資的消費實踐(2012-2019 年)
    其他題名: Consumption Practices of Taiwan Civic Crowdfunding 2012-2019
    作者: 張依萍
    關鍵詞: 公民募資;政治消費;政治參與;連結式行動;群眾募資
    日期: 2021-12
    上傳時間: 2023-09-11 12:05:32 (UTC+8)
    出版者: 傳播、文化與政治
    摘要: 本文將公民募資視為政治參與的一種型式,募資平台則為象徵性 消費的場域,社會議題在募資平台被「商品化」,倡議行動包裝為專 案形式進行募資,捐獻者於募資平台上以金錢資助,募資發起方成為 代理行動者以執行倡議。為理解台灣公民募資的消費實踐特色,本篇 取徑「政治消費觀點」,關注消費背後的意識形態,並借鏡新傳播科 技發展下「連結式行動」的動員特色,以此聚焦討論專案發起方的角 色與行動策略,以歷時性研究 2012 年至 2019 年台灣線上公民募資的 發展與政治參與特色。研究發現:「黨政趨向」類的專案表現在募資 人次及金額最突出,此類訴求文宣,多與兩岸政治、罷免投票、環保 有關,然而公民募資做為政治參與或有進步內涵的「政治消費」,其 論述情境卻多與藍綠之爭、地緣政治有關。而募資發起方的行動召喚 策略直指「台灣認同」,且刻意淡化組織角色,突顯個別公民的倡議 身份,並以「否定」語境如反國民黨、反大陸政權為號召。公民募資 看似是由下而上的改革力量,但研究表明,推進募資動能策略,主要 發揮在身份認同的議題,募資發起時程更與台灣政黨選舉活動有關, 政治消費行為背後脫離不了政黨化意識形態滲透。
    關聯: 傳播文化與政治 14,頁39-86
    顯示於類別:[大眾傳播學系暨研究所] 期刊論文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大小格式瀏覽次數
    index.html0KbHTML117檢視/開啟

    在機構典藏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TAIR相關文章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 TKU Library IR teams.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