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64198/96992 (66%)
造訪人次 : 7930605 線上人數 : 2434
RC Version 7.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 TK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全部機構典藏
工學院
建築學系暨研究所
--期刊論文
查詢小技巧: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進階搜尋
主頁
‧
登入
‧
上傳
‧
說明
‧
關於機構典藏
‧
管理
淡江大學機構典藏
>
工學院
>
建築學系暨研究所
>
期刊論文
>
Item 987654321/124311
資料載入中.....
書目資料匯出
Endnote RIS 格式資料匯出
Bibtex 格式資料匯出
引文資訊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s://tkuir.lib.tku.edu.tw/dspace/handle/987654321/124311
題名:
民國與儒家:戰後台灣國家論述下的禮制建築
其他題名:
The Republican China and Confucianism: Ritual Architecture in the National Discourse of Postwar Taiwan
作者:
黃奕智
關鍵詞:
禮制建築、儒家、故宮博物院、孔廟、忠烈祠
日期:
2022-12
上傳時間:
2023-07-28 12:05:22 (UTC+8)
摘要:
禮制,乃是一個民族與社會之政治組織、文化信仰、行為規範、社會道德和天地宇宙觀的綜合呈現。而為此而興建的建築物,也是反應了當時的政治權力組織、社會文化及信仰的物質性呈現。中國在政治上自漢武帝開始尊崇儒家以來,禮制建築變成了規範封建中國社會與文化的重要秩序象徵物。一直到1911 年滿清王朝被推翻為止,傳統的禮制建築在中國社會中,一直扮演重要安定秩序力量的角色。作為日本的前殖民地,台灣在二戰後被納入中華民國的政治體制當中。為此,作為推翻封建中國的國民政府,如何在失去中國大陸的領土後,又重新訴諸儒家的
「道統」的概念,來推動如「故宮」、「孔廟」與「忠烈祠」等禮制建築的現代化,一方面藉此來推動在台灣的中國文化認同,另一方面也是合法化其治理的基礎。
關聯:
現代美術學報 44, p.37-68
顯示於類別:
[建築學系暨研究所] 期刊論文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大小
格式
瀏覽次數
民國與儒家:戰後台灣國家論述下的禮制建築.html
0Kb
HTML
83
檢視/開啟
在機構典藏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TAIR相關文章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 TKU Library IR teams.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