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62567/95223 (66%)
Visitors : 2524555      Online Users : 163
RC Version 7.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 TK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tkuir.lib.tku.edu.tw/dspace/handle/987654321/123734


    Title: 明治時期博覽會中台灣喫茶店的多重文化與身份認同再現
    Authors: 黃奕智
    Keywords: 文化再現、展示叢結、台灣喫茶店、萬國博覽會、勸業博覽會
    Date: 2022-09-25
    Issue Date: 2023-04-28 19:18:57 (UTC+8)
    Abstract: 自1851 年英國倫敦的萬國博覽會首度開設之後,博覽會便成了19 世紀下半葉到20世紀上半葉最為盛行的商業展示與休閒娛樂活動。一開始博覽會的目標,是在於展示自工業革命以來,各國在科學、技術與生產上的革新與發明。然而為了要達到這個目的,各國政府也必須有與之相應的現代國家治理能力和技術。因此,博覽會也是各國競逐國力展現與現代化程度的一個進步指標。此外,博覽會作為19 世紀下半葉最大的盛會,對於一般民眾而言,卻是提供各種新穎、前所未見的「奇觀」與「異國風情」的娛樂場所,同時也是提供一個對於國家的現代化工程的一種認識乃至於認同的過程。本研究便是在這個脈絡底下,探討台灣喫茶店在明治日本所主導的國內外博覽會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針對不同社會參與者所可能具有的文化意義與身份認同。對於日本帝國政府而言,台灣喫茶店是日本經歷明治維新後的豐碩獎盃,是用來鏡射出日本的現代化成就。而對台灣總督府而言,台灣喫茶店是用來呈現其現代化治理的成果與業績,是與帝國其他府縣共同競爭現代化治理成效的工具。對於日本民眾而言,台灣喫茶店中的女給,如同殖民地台灣一樣,是被投注殖民想像與情慾凝視的對象。而對於外國觀眾而言,台灣喫茶店中所提供的烏龍茶飲與因應在地化口味調整後的消費體驗,形成了他們對於「台灣」形象的認識想像與認同來源。
    Appears in Collections:[Graduate Institute & Department of Architecture] Proceeding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index.html0KbHTML23View/Open

    All items in 機構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 TKU Library IR teams.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