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江大學機構典藏:Item 987654321/123095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笔数/总笔数 : 64191/96979 (66%)
造访人次 : 8378686      在线人数 : 7658
RC Version 7.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 TKU Library IR team.
搜寻范围 查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检索词汇前后加上"双引号",以获取较精准的检索结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寻,建议至进阶搜寻限定作者字段,可获得较完整数据
  • 进阶搜寻


    jsp.display-item.identifier=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s://tkuir.lib.tku.edu.tw/dspace/handle/987654321/123095


    题名: 臺灣的金融發展和經濟成長:地下經濟的角色
    其它题名: Financial Development and Economic Growth in Taiwan: The Role of the Shadow Economy
    作者: 林朕陞;洪福聲
    关键词: 地下經濟;銀行發展;股市發展;經濟成長;因果關係;Shadow Economy;Banking Development;Stock Market Development;Economic Growth;Causality
    日期: 2019-01-31
    上传时间: 2023-04-28 16:55:44 (UTC+8)
    出版者: 臺北大學經濟學系
    摘要: 現存探討金融發展與經濟成長之互動關係的文獻,都只關注地上(或官方)經濟層面上的表現,完全忽略了地下經濟在兩者互動關係中所扮演的角色。為彌補文獻,本文首先進行臺灣地下經濟規模的估算,然後以共整合模型探討地下經濟對我國金融發展(包含銀行及股市)與官方經濟成長的因果關係、相互解釋的能力、模型配適度與預測能力是否有所影響。結果顯示,在長期均衡關係中,地下經濟的存在使我國金融體系原是符合銀行導向為基礎的結論消失了。在長期因果關係中,不論是否考慮地下經濟,我國均存在需求追隨的股市發展型態,但考慮地下經濟之後需求追隨的銀行發展型態不復存在。在短期互動關係中,考量地下經濟之前,官方經濟成長促進銀行發展但不影響股市發展,而銀行與股市之間不存在資金排擠效應;考量地下經濟之後,官方經濟成長降低股市發展但不影響銀行發展,銀行與股市之間出現資金排擠的效應。在短期因果關係中,地下經濟的存在會顯著影響金融發展與官方經濟成長之間的因果關係。預測誤差變異數分解則發現,地下經濟為我國官方經濟成長及股市發展的重要解釋變數。最後,在樣本內配適度及樣本外預測能力評比中發現,將地下經濟納入的模型表現較佳。
    關聯: 經濟研究 55(1), p.71-114
    显示于类别:[經濟學系暨研究所] 期刊論文

    文件中的档案:

    档案 大小格式浏览次数
    index.html0KbHTML110检视/开启

    在機構典藏中所有的数据项都受到原著作权保护.

    TAIR相关文章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 TKU Library IR teams. Copyright ©   - 回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