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64267/97146 (66%)
造訪人次 : 6279465      線上人數 : 758
RC Version 7.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 TK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s://tkuir.lib.tku.edu.tw/dspace/handle/987654321/122451


    題名: 馬來西亞華社對一帶一路與新南向的分歧與想像
    其他題名: Disagreements and Imaginations of the Malaysian Chinese Community in the Belt Road Initiative and New Southbound Policy
    作者: 陳建甫
    關鍵詞: 新朝貢體系;中國海外國企;馬來西亞華社;避險與準確選擇
    日期: 2020-12
    上傳時間: 2022-03-10 12:10:20 (UTC+8)
    出版者: 淡江大學國際研究學院
    摘要: 本研究訪問馬來西亞華人研究機構、智庫、學者專家、民間社團與地方領袖,檢視在馬來西亞執行基礎建設的中國海外國企發展現況,並討論基礎建設是否讓沿線國家陷入「貸款陷阱」,形成「以中國為中心」的朝貢體系。研究發現部份中國海外國企仍頗具競爭力,不會像東印度公司瞬間消失。在中共嚴格控管下,海外國企沒有機會獨立運作成為企業汗國。面對中國外交與政治壓力時,馬來西亞政府會按照東協國家衝突經驗,採取避險或多元準確選擇策略,以政治或外交的讓步去換取經濟利益。基於中華民族的歷史情感,華人社群對中國一帶一路基礎建設多表支持態度,但對台灣新南向政策預期成效表示悲觀。因為無法加入區域經貿合作組織,台灣在推動新南向政策時陷入國家與主權的困境。不過,台灣中小企業與馬來西亞產業結構具有極高的互補性,並且已經有多起成功案例。台灣政府應記取海洋經濟史的經驗,鼓勵中小企業透過南中國海港口城市,將貨物或半成品先轉運到馬來西亞加工,再銷售到東協國家、中東與其他市場。
    關聯: 淡江國際與區域研究季刊 5(2),頁1-31
    顯示於類別:[中國大陸研究所] 期刊論文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大小格式瀏覽次數
    index.html0KbHTML159檢視/開啟

    在機構典藏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TAIR相關文章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 TKU Library IR teams.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