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江大學機構典藏:Item 987654321/121874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笔数/总笔数 : 64191/96979 (66%)
造访人次 : 8292357      在线人数 : 7387
RC Version 7.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 TKU Library IR team.
搜寻范围 查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检索词汇前后加上"双引号",以获取较精准的检索结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寻,建议至进阶搜寻限定作者字段,可获得较完整数据
  • 进阶搜寻


    jsp.display-item.identifier=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s://tkuir.lib.tku.edu.tw/dspace/handle/987654321/121874


    题名: 地方選舉「去政黨標籤化」的現象與詮釋:以2018年地方公職人員選舉為例
    其它题名: The Phenomenon and Interpretation of Removal of the Party Labels: Evidence from the 2018 Local Elections in Taiwan
    作者: 莊文忠;張順全;林美榕
    关键词: 地方選舉;公民投票;政黨標籤;區位迴歸;資料視覺化
    日期: 2021-05
    上传时间: 2022-01-06 12:11:10 (UTC+8)
    摘要: 政黨透過選舉動員爭取選民支持,幫助候選人贏得勝選和培養政治人才,厚植政黨永續經營的實力。在2018年地方公職人員選舉中,民進黨因在中央執政推動多項改革政策引發社會爭議,導致縣市長選舉的得票率下滑和席次大減;反觀國民黨則在「討厭民進黨」的政治氛圍和由高雄市引爆的「韓流」效應助攻之下,縣市長的得票率和席次均有所斬獲。從政黨政治的觀點來看,此次地方選舉中,在兩大政黨此消彼長的表象底下,一個值得關注的議題是,臺灣在經歷三次政黨輪替後,政黨在地方政治的勢力是否產生變化?地方選舉中去政黨標籤的議題,在總體資料的分析視角下,其反映的政治意涵又為何?本研究主要以2018年地方選舉結果為例,綜合參採近10年地方選舉總體數據,以及交叉檢證同年與選舉同時舉行的全國性公民投票結果,說明如何輔以公投結果衡量選民的特定政黨認同(或不認同)及選民在議題上的意識形態。本研究利用描述性統計、資料視覺化、(偏)相關統計、區位迴歸、主成分分析等方法,檢視國、民兩大黨及無黨籍的候選人在各種地方選舉的得票差異性與關聯性。本研究發現,地方選舉中,越基層的選舉去政黨標籤化的現象越明顯,尤其是國民黨的標籤;政黨標籤仍會壓縮無黨籍候選人的得票空間,但政黨標籤在選舉中也可能被隱藏化;藉由選民的議題態度可輔助判斷其政治立場,建立「另類」的政治版圖;除縣市長選舉外,選民對特定政黨的議題認同是重要解釋變數,越支持國民黨主張的地方則越不會投給無黨籍候選人。
    關聯: 選舉研究 28(1), P53 - 101
    DOI: 10.6612/tjes.202105_28(1).0002
    显示于类别:[國際企業學系暨研究所] 期刊論文

    文件中的档案:

    档案 描述 大小格式浏览次数
    index.html0KbHTML104检视/开启

    在機構典藏中所有的数据项都受到原著作权保护.

    TAIR相关文章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 TKU Library IR teams. Copyright ©   - 回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