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64178/96951 (66%)
造訪人次 : 9440082 線上人數 : 2735
RC Version 7.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 TK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全部機構典藏
文學院
歷史學系暨研究所
--專書
查詢小技巧: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進階搜尋
主頁
‧
登入
‧
上傳
‧
說明
‧
關於機構典藏
‧
管理
淡江大學機構典藏
>
文學院
>
歷史學系暨研究所
>
專書
>
Item 987654321/118383
資料載入中.....
書目資料匯出
Endnote RIS 格式資料匯出
Bibtex 格式資料匯出
引文資訊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s://tkuir.lib.tku.edu.tw/dspace/handle/987654321/118383
題名:
19世紀強權競逐下的台灣
作者:
林呈蓉
日期:
2019-06
上傳時間:
2020-03-23 12:10:18 (UTC+8)
出版者:
玉山社
摘要:
一般認為,台灣是在清與英、法聯軍戰役後,被迫開港通商,才重啟對外貿易,外國商人才繼十七世紀之後再度登陸。實際上,在此之前,活躍於東亞的各大強權,除了英、法,普魯士、俄羅斯,以及美國等,便對台灣島有所覬覦,但礙於國際均勢考量不敢妄動。台灣不僅是有効避開清廷對外關係閉關自守的一處缺口,亦是銜接南北亞的戰略據點,因而在多佹的國際局勢中,屹立不搖。十九世紀以後,來往於台灣海峽的各國船隻,或試圖掌控台灣島的強權勢力,都試探索這座島嶼。而鄰近的澎湖群島之重要性亦不容小覷。擁有天然良港的澎湖,在台海中位處關鍵位置,攸關著南北兩洋的交通與台灣全島之命運,扮演週邊海域之鎖鑰。歷史上,無論是荷蘭人,抑或是國姓爺、法國人,以及其後的日本人,欲拿下台灣,皆得先據佔澎湖。根據史料敘述可清楚瞭解,不僅是淸廷、日本,連法國都深知澎湖群島之於台灣島的樞紐地位,澎湖之於台灣的重要性,以一言蔽之,即扮演著防火牆角色。本書透過當時的相關史料,包括報紙、雜誌、回憶錄等瞭解十九世紀當時海外強權對台灣的理解與野心,而今天台灣在國際社會所面臨的困境,其實早於十九世紀時便已可見一般。換言之,台灣社會的國際化超乎想像地起步得很早,而讓台灣島在險峻的國際情勢中一直能有効維持現狀,國際社會的均勢關係則是關鍵。
關聯:
典藏台灣史(五)
顯示於類別:
[歷史學系暨研究所] 專書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大小
格式
瀏覽次數
index.html
0Kb
HTML
466
檢視/開啟
在機構典藏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TAIR相關文章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 TKU Library IR teams.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