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江大學機構典藏:Item 987654321/117971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64191/96979 (66%)
造訪人次 : 8333928      線上人數 : 7697
RC Version 7.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 TK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s://tkuir.lib.tku.edu.tw/dspace/handle/987654321/117971


    題名: 書 評:Democracy Against Domination〔 民 主 對 抗 宰 制 〕
    作者: 林偉修
    日期: 2019-09
    上傳時間: 2020-01-07 12:10:55 (UTC+8)
    出版者: 台灣民主基金會
    摘要: 2008年美國金融危機不但重創全球經濟, 更重要的是, 民眾以及部份學者開始質疑民主政治與資本主義, 認為美國金融危機的形成和政府回應的政策都顯示了民主政治下偏袒資本階級的弊端。2013年諾蘭. 麥卡蒂(Nolan McCarty)、凱斯. 普爾(Keith T. Poole) 和霍華德. 羅森塔爾(Howard Rosenthan)合著的《 政治泡沫—金融危機和美國民主的失敗》(Political Bubbles: Financial Crises and the Failure of Democracy)就是經典的例子。民主政治和資本主義的組合似乎出現了信心危機, 如何解決金融危機問題並且能夠重拾民眾對於民主政治和資本主義的信心成為一個重要的課題。然而, 從政治經濟學的角度來說, 這個課題並不容易解決。 長久以來,治理政策該以市場還是以政府為中心的爭議, 一直沒有停歇, 也一直沒有共識。 塞比爾. 拉赫曼(K. Sabeel Rahman)的《 民主對抗宰制》(Democracy against Domination)即嘗試從民主理論回應民主危機與經濟治理(economic governance)的課題, 並認為解決美國在2008年金融危機中所產生的民主危機並不是放棄民主, 面對失序的經濟治理與民主政治, 最佳的解方應是重構美國民主, 重構後的民主政治才能將經濟治理導向正軌。 也因為這樣的努力, 《民主對抗宰制》一書獲得美國政治學年會2018年Robert A. Dahl Award年度最佳著作的殊榮。
    關聯: 台灣民主季刊 16(3), p.163-172
    顯示於類別:[全球政治經濟學系] 期刊論文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大小格式瀏覽次數
    index.html0KbHTML211檢視/開啟

    在機構典藏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TAIR相關文章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 TKU Library IR teams.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