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64178/96951 (66%)
造訪人次 : 9421339 線上人數 : 10534
RC Version 7.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 TK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全部機構典藏
國際事務學院
歐洲研究所
--期刊論文
查詢小技巧: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進階搜尋
主頁
‧
登入
‧
上傳
‧
說明
‧
關於機構典藏
‧
管理
淡江大學機構典藏
>
國際事務學院
>
歐洲研究所
>
期刊論文
>
Item 987654321/117966
資料載入中.....
書目資料匯出
Endnote RIS 格式資料匯出
Bibtex 格式資料匯出
引文資訊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s://tkuir.lib.tku.edu.tw/dspace/handle/987654321/117966
題名:
荷蘭社會保障制度之研究
作者:
陳麗娟
關鍵詞:
歐盟
;
荷蘭
;
社會保障制度
;
單一市場
;
健康保險
日期:
2019-12
上傳時間:
2020-01-07 12:10:37 (UTC+8)
出版者:
立法院
摘要:
荷蘭是歐盟的創始會員國,國土面積(4 萬 1,526 平方公里)比臺灣(3 萬 6,197 平方公里)大一點,人口總數約為 1,700 萬,是歐盟會員國中與臺灣大小相仿的國家,但荷蘭在全球與歐盟的表現卻是有目共睹。荷蘭是歐盟第六大經濟體,我國國內對於荷蘭的研究鮮少。荷蘭在其制定政策的共識模式及社會保障制度運作非常靈活,雖然 1970 年代經濟結構僵化、政治停滯,再加上獨特的社會保障制度而出現為人詬病的「荷蘭病」,但在 1980 年代展開一連串的改革、勵精圖治,由政府、工會與資方共同協商而發展出獨特的共識「社團主義」,讓同為「社會夥伴」的工會與資方參與政策的決策過程,並進行改革;在 1980 年代末期創造了許多工作機會,並在 1990 年代形成所謂的「荷蘭奇蹟」。本文希冀以荷蘭的社會保障制度為例,闡述荷蘭運用「社團主義」,而讓政府、資方、工會、提供保健照護之協會與健康保險支付者進行協商程序,共同擬訂醫療照護及保健政策,以期進一步認識荷蘭社會保障制度的發展演進與現況。
關聯:
國會季刊 47(4),頁1-37
顯示於類別:
[歐洲研究所] 期刊論文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描述
大小
格式
瀏覽次數
index.html
0Kb
HTML
134
檢視/開啟
荷蘭社會保障制度之研究.pdf
1442Kb
Adobe PDF
1
檢視/開啟
在機構典藏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TAIR相關文章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 TKU Library IR teams.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