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62805/95882 (66%)
造訪人次 : 3902988      線上人數 : 352
RC Version 7.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 TK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s://tkuir.lib.tku.edu.tw/dspace/handle/987654321/117900


    題名: 劉辰翁評點韋應物李賀詩研究
    作者: 賴靜玫
    關鍵詞: 劉辰翁;詩歌評點;韋應物;李賀;現象學文學批評
    日期: 2018-06
    上傳時間: 2019-12-18 12:10:56 (UTC+8)
    出版者: 淡江大學
    摘要: 劉辰翁(1232-1297)是宋末元初詩歌評點的先驅。「評點」此種表述形式,具有「簡短」及「含蓄」的文字特質,而評點詩歌的閱讀過程,可視為批評家之文學思想、詩學觀點與審美
    情趣,即「品評詩歌的況味」之體現。
    歷來對劉辰翁的認識,多見於各家文學史所著錄對於評點此一批評形式的介紹、劉辰翁的遺民身份、其人相關創作及其戮力於文學評點之功,尤其是涉及「小說評點」部分的討論和成果,明顯居多。其中,劉辰翁大量評點唐宋詩人詩作以進行其對詩家的鑑賞與考察,有其重要性,深具詩學研究的價值。惜目前以劉辰翁詩歌評點為主題的探究,多見根據劉氏既有的自述來概說、描述其詩學觀點,未能就其表層所述及的詩學觀點,藉「理論的批評」所得的理論之基,來對「作品」進行批評工作,抉發其意義。因此,本文選擇劉辰翁評點唐代詩人韋應物和李賀的作品為考察對象,引述西方「現象學文學批評」中的部分觀點為理論基礎,說明詩人在創作的過程中,眼前的景象均已被敷染上象徵的意涵,而劉辰翁則提出「平澹意趣」與「自然奇崛」的觀點勾勒兩位詩人的特色,除了說明語言上的精心安排、拈出背後所隱含的情意,其共通處則歸趨「語意稱情」、「自然情真」。
    值得留意的是,評點詩歌,是劉辰翁選擇如何回應家國之遽變衝擊、回應士人處境、在作品中求索如何回應「君子固窮」的內心痛楚,並復歸靜觀自身,回歸「晉人風致」的真誠體現。劉辰翁的詩歌評點,已從「為人」轉向「為己」,其從事評點活動的目的乃傾向於「紓思寄懷」,未必有意識地針對前代進行評說。在追慕、安頓心靈理想世界的過程中,也顯出其身為「作家」和「批評家」之間的角色越位之侷限。
    關聯: 淡江大學中國文學學系博士班
    顯示於類別:[中國文學學系暨研究所] 專書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描述 大小格式瀏覽次數
    index.html0KbHTML164檢視/開啟
    劉辰翁評點韋應物李賀詩研究摘要.pdf1439KbAdobe PDF59檢視/開啟
    劉辰翁評點韋應物李賀詩研究目錄.pdf500KbAdobe PDF55檢視/開啟

    在機構典藏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TAIR相關文章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 TKU Library IR teams.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