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江大學機構典藏:Item 987654321/117236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62805/95882 (66%)
造訪人次 : 3990974      線上人數 : 655
RC Version 7.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 TK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s://tkuir.lib.tku.edu.tw/dspace/handle/987654321/117236


    題名: 建構主義國家身份觀點分析中美亞太戰略競合之研究
    其他題名: The Analysis Study of Asia-Pacific Strategy Co-competition between China and U.S.A. from Social Constructivism nation identity viewpoint
    作者: 戴振良
    關鍵詞: 建構主義;國家身份;中美關係;安全戰略;安全研究
    日期: 2015-03-27
    上傳時間: 2019-10-03 12:12:38 (UTC+8)
    出版者: 戴振良
    摘要: 2013年11月中國國防部公告東海防空識別區範圍,並宣稱這是有效行使自衛權的必要措施,不針對任何特定國家和目標;但是,中國此一連串有備而來的大動作,主要是針對日本而來。其實,在釣魚台主權爭議中,中日兩國一直處於不對等的關係。日本對釣魚台不但具有實質控制的事實,也存在國有化的法制優勢;加以日本憑藉美國支援,中國與美日聯盟對抗不一定有勝算把握。換言之,從此事件觀察藉由建構主義國家身份的概念,是可以解釋中國在亞太戰略競合中產生國家身份變動的互動過程。
    事實上,中國期望透過一定程序來改變國際社會權力分配的現狀。亞太戰略之競合,真正取決於中美兩國之互動關係,也影響到未來中美國家身份的認知。因此,本文藉由建構主義論述邏輯,亞歷山大‧溫特(Alexander Wendt)認為國家有四種身份:個人或團體、類屬、角色與集體身份。前兩種是國家自由主導可以形成的身份關係,後兩者必須在國際社會與其他行為體互動才可以實現的身份現象。不過,中國是單一政黨團體身份組成,並無立即產生分裂的危機發生可能性,個人或團體身份類型本文不加論述。因此,本文著重於中國的類屬、角色與集體身份三種類型。其實,中美兩國國家身份在國際無政府互動下,雖呈現不同類屬、角色與集體身份型態。但是中美兩國是一個背景特殊的關係結構,其國家身份呈現競爭與合作的格局。
    換言之,中國在習近平主政下如何去影響中美兩國行為體的互動過程、結構的變化、身份與利益的形成。在中美角逐亞太戰略情勢下,可能產生國家身份的變動包括中美類屬身份之差異性、中美競合角色身份之變動、中美互動下區域穩定的集體身份之建立等,而台灣在此一情勢下,應該如何發揮應有的地緣戰略位置,成為中美競逐下,不可或缺的戰略關鍵支撐點,是值得探討的議題。
    關聯: 論中國夢
    顯示於類別:[公共行政學系暨研究所] 專書之單篇

    文件中的檔案:

    沒有與此文件相關的檔案.

    在機構典藏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TAIR相關文章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 TKU Library IR teams.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