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江大學機構典藏:Item 987654321/116904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笔数/总笔数 : 64178/96951 (66%)
造访人次 : 9408703      在线人数 : 9145
RC Version 7.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 TKU Library IR team.
搜寻范围 查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检索词汇前后加上"双引号",以获取较精准的检索结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寻,建议至进阶搜寻限定作者字段,可获得较完整数据
  • 进阶搜寻


    jsp.display-item.identifier=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s://tkuir.lib.tku.edu.tw/dspace/handle/987654321/116904


    题名: 從中共二砲發展論臺灣安全思維
    其它题名: Discuss Taiwan’s security on development of PLA’s Rocket Force
    作者: 蕭朝琴;戴振良
    关键词: 第二砲兵;彈道飛彈;決戰境外;安全思維
    日期: 2003-05
    上传时间: 2019-07-01 12:10:17 (UTC+8)
    出版者: 展望與探索
    摘要: 中共國家主席江澤民與美國總統布希在德州克勞福農場會面時,提出中共願意凍結或撤除瞄準臺灣的飛彈,藉此換取美國減少對臺軍售。然而「撤彈換軍售」對中共來說,軍事影響不大,因為中共的中短程飛彈大多是車裝飛彈,利用公路就可以快速進行移動,更何況還有隸屬中共二砲的長程戰略飛彈。部署飛彈威脅臺灣的是中共,買武器進行防禦的是臺灣,如果中共真有誠意撤除在臺海對岸的飛彈,應該是直接與臺北談判,而不是找第三國家提議,故其政治意義大於軍事意義,猶如中共與美國在1998年達成「互不以核飛彈瞄準對方」協議一樣,不只可以促進互信,改善政治氣氛,更重要的是還可以形成未來「中」美軍事對話議題。臺灣在面臨中共飛彈威脅,及未來對外軍售的困境下,必須考量本身戰略思維,建構一套防禦安全網,以因應臺海危機作準備。
    關聯: 展望與探索 1(5), p.53-64
    显示于类别:[公共行政學系暨研究所] 期刊論文

    文件中的档案:

    档案 大小格式浏览次数
    index.html0KbHTML80检视/开启

    在機構典藏中所有的数据项都受到原著作权保护.

    TAIR相关文章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 TKU Library IR teams. Copyright ©   - 回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