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江大學機構典藏:Item 987654321/116902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笔数/总笔数 : 62805/95882 (66%)
造访人次 : 3993544      在线人数 : 290
RC Version 7.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 TKU Library IR team.
搜寻范围 查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检索词汇前后加上"双引号",以获取较精准的检索结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寻,建议至进阶搜寻限定作者字段,可获得较完整数据
  • 进阶搜寻


    jsp.display-item.identifier=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s://tkuir.lib.tku.edu.tw/dspace/handle/987654321/116902


    题名: 審美的標準:重估Hanslick 的形式主義音樂美學
    作者: 王志銘
    关键词: 音樂審美;音樂形式;音樂認知;審美客觀性;藝術規律
    日期: 2019-05-31
    上传时间: 2019-06-28 12:10:42 (UTC+8)
    摘要: 十九世紀初貝多芬的音樂帶起了一股浪漫主義音樂的風潮,作曲家越來越注重音樂中個人情感的表現,而漸漸擺脫巴洛克與古典主義那種過度重視樂曲形式結構的束縛。以致於流行的論調裡,越來越著重「情感」在音樂裡所扮演的角色。根據1854 年樂評家Hanslick 的分析,這種流行論調誤將喚起微妙的情感當成音樂的目的,以為情感就是音樂藝術所要表現的內容。Hanslick 根據康德的形式主義美學觀點,批判反駁了上述兩種流行觀點,他認為「音樂的內容就是樂音的運動形式」,它有它自我存在的美,它就是自己的目的,不是表現情感或思想的手段或工具。
    儘管在浪漫派與表現派音樂家極力擁護個人情感表達的潮流席捲之下,Hanslick的觀點似乎抵擋不住這股浪潮而幾乎被淹沒,但其深入了解音樂而提出的音樂形式美理論,在音樂美學這塊領域,仍佔有不可動搖的重要性。
    究竟音樂可不可能抽離情感,單獨從樂音的運動形式的和諧來理解呢?要回答這一問題,筆者認為無法簡單透過哲學反思來解決,而必須仰賴對音樂作曲的了解以及現代大腦神經科學對音樂欣賞所做出的研究,才能深入了解人類的「音樂腦」究竟如何運作,徹底了解「形式」在音樂審美中真正所蘊藏的意義內涵,而不是像康德與漢斯利克一樣只在音符與音符的排列關係上面來思考音樂的形式。
    显示于类别:[日本政經研究所] 會議論文

    文件中的档案:

    档案 描述 大小格式浏览次数
    index.html0KbHTML212检视/开启
    文大會議論文:重估Hanslick的形式主義音樂美學.pdf2255KbAdobe PDF579检视/开启
    第六屆道與德研討會議程_20190506.pdf159KbAdobe PDF189检视/开启

    在機構典藏中所有的数据项都受到原著作权保护.

    TAIR相关文章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 TKU Library IR teams. Copyright ©   - 回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