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笔数/总笔数 : 62822/95882 (66%)
造访人次 : 4016549      在线人数 : 562
RC Version 7.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 TKU Library IR team.
搜寻范围 查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检索词汇前后加上"双引号",以获取较精准的检索结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寻,建议至进阶搜寻限定作者字段,可获得较完整数据
  • 进阶搜寻


    jsp.display-item.identifier=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s://tkuir.lib.tku.edu.tw/dspace/handle/987654321/116883


    题名: 臺語流行歌曲社會關懷精神發展研究
    其它题名: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al Solicitude in Taiwan Pop Music.
    作者: 劉兆恩
    关键词: 臺語;流行歌曲;社會關懷;臺灣歌謠;臺語歌曲;Taiwanese language;popular music;social consciousness;Taiwanese music;Taiwanese lyric music
    日期: 2013-06
    上传时间: 2019-06-18 12:11:24 (UTC+8)
    出版者: 淡江大學
    摘要: 本論文主要探討臺語流行歌曲對臺灣社會情況之反映。雖然此一議題歷來並不乏歌謠研究者提出,然而卻不能指出此一現象的發生根源以及發展流變。職是之故,本文採取歷時性研究角度切入,研究範圍橫跨1932年至2012年,試圖藉此揭明臺語流行歌曲社會關懷精神之發展。在時代分期上面,本文則分為日治時期、戰後戒嚴時期、解嚴後時期三大區塊。
    首先,日治時代揭示的是關懷精神的奠基期,其難能可貴之處即在臺語流行歌曲創生之初,便能發展出關懷社會的創作論及作品,為關懷精神傳統樹立了創作的指標與模範。
    及至戰後戒嚴時期,其主要的特色除了賡續日治以來傳統,更加入了「日本曲臺語歌」此一元素。雖然當時部分音樂人對此多有微詞,然而不能否認的是透過對「日本曲臺語歌」的再製,臺語歌曲仍然持續肩負反映社會之任務。
    另一方面,戒嚴時期國府對各項文藝的箝制也是此期的重要特色之一。透過文藝、語言、禁歌三大政策的推行,國府一方面發展各項利於統治之文藝,一方面亦壓迫各種不利其統治之文學,在這其中,臺語流行歌曲之社會關懷精神動輒觸當局之逆鱗,自是受到相當程度的打擊。
    這種種的困境,到了解嚴之後終於煙消雲散。解嚴後隨著言論自由的解放,以及「非主流音樂」的大暢與發展,臺語流行歌曲的關懷能量一次爆發,在此階段都能看見新一代的創作者對社會議題的關注與開拓。本文所列之各項書寫題材分類,即說明了當代創作者對社會關懷精神傳統的接續與創新。
    關聯: 淡江大學中國文學學系碩士班學位論文
    显示于类别:[中國文學學系暨研究所] 專書

    文件中的档案:

    档案 描述 大小格式浏览次数
    index.html0KbHTML39检视/开启
    臺語流行歌曲社會關懷精神發展研究 摘要.pdf107KbAdobe PDF53检视/开启
    臺語流行歌曲社會關懷精神發展研究 目次.pdf121KbAdobe PDF57检视/开启

    在機構典藏中所有的数据项都受到原著作权保护.

    TAIR相关文章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 TKU Library IR teams. Copyright ©   - 回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