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江大學機構典藏:Item 987654321/116334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笔数/总笔数 : 62805/95882 (66%)
造访人次 : 3989916      在线人数 : 666
RC Version 7.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 TKU Library IR team.
搜寻范围 查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检索词汇前后加上"双引号",以获取较精准的检索结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寻,建议至进阶搜寻限定作者字段,可获得较完整数据
  • 进阶搜寻


    jsp.display-item.identifier=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s://tkuir.lib.tku.edu.tw/dspace/handle/987654321/116334


    题名: 漢字與拼音字母的難題: 十九世紀晚期之前美國與中國的資訊交流
    作者: 楊智明
    关键词: 漢字;漢學;拼音字母;文字系統;譯音;美國國會圖書館
    日期: 2018-11
    上传时间: 2019-04-24 12:10:14 (UTC+8)
    出版者: 淡江大學
    摘要: 本文的目的 一、 探討1860年代尚末建立外交關係前,美國民間對漢字(Chinese character)的認識與印象,二、瞭解漢字和拼音字母兩種文字系統(Writing scripts)本質差異,及中美官方首次文書交流在文字技術處理的難題,三、指出十九世紀之前西方前對漢字的瞭解與努力,為近代西方漢學研究(Sinology/Sinological studies)的基礎。

    本文以分析文獻與檔案為方法,所使用的主要文獻,如早期商人及教會人士在東亞航旅的書簡,美國開國元勳Thomas Jefferson在1818年對漢字的看法、美國哲學學會理事長Peter Stephen DuPonceau在1838年出版A Dissertation on the Nature and Character of the Chinese System of Writing 論文,後續《中國叢報》(Chinese Repository)對該論文及漢字本質討論。此外,本研究也以中美1869年首批交換圖書計劃為例,探索美國國會圖書館如何處理漢字的書目資訊,比較英語最早期以字母拼寫(transliteration)漢字的發展。

    本研究的發現在於探索拼音字母轉譯漢字的發展與困難。以英語世界為出發點,了解最早期以字母拼寫(transliteration)漢字的發展,從馬禮遜(Rev. Robert Morrison)、衛三畏(Samuel Wells Williams)、威妥瑪(Sir Thomas Francis Wade)等人在十九世紀編篡的英漢字典中,探索拼音字母轉譯漢字的發展與困難。目的在了解漢字和拼音字母兩種文字系統(Writing scripts)本質差異,及文書交流時的影響,並指出十九世紀之前西方前對漢字的了解與努力,為近代西方漢學研究(Sinology/Sinological studies)的基礎。
    關聯: 「東亞文明主體性」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显示于类别:[資訊傳播學系暨研究所] 會議論文

    文件中的档案:

    档案 大小格式浏览次数
    index.html0KbHTML209检视/开启

    在機構典藏中所有的数据项都受到原著作权保护.

    TAIR相关文章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 TKU Library IR teams. Copyright ©   - 回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