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江大學機構典藏:Item 987654321/115922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笔数/总笔数 : 64191/96979 (66%)
造访人次 : 8418694      在线人数 : 7278
RC Version 7.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 TKU Library IR team.
搜寻范围 查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检索词汇前后加上"双引号",以获取较精准的检索结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寻,建议至进阶搜寻限定作者字段,可获得较完整数据
  • 进阶搜寻


    jsp.display-item.identifier=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s://tkuir.lib.tku.edu.tw/dspace/handle/987654321/115922


    题名: 臺北縣推動準用直轄市策略之理性決策分析
    其它题名: The Rational Decision Analysis: The Option of "Mutatis Mutandis" for Taipei County
    作者: 詹立煒
    关键词: 理性行動者模式;決策樹;分析敘事;個案研究;因果程序追蹤
    日期: 2014-12
    上传时间: 2019-03-09 12:11:06 (UTC+8)
    出版者: 中華大學行政管理學系
    摘要: 本文從Graham Allison和Philip Zelikow(1999)所提出的「理性行動者」(RAM)決策分析模式為主,採用分析敘事的方法,以解釋性個案研究,透過決策樹為分析工具,探討蘇貞昌與周錫瑋兩位前後任的決策者,在面對臺北縣的治理困境其決策系絡之異同。從研究結果發現,第一,雖然蘇、周兩位縣長從政背景與經歷有所不同,但是處理上述問題時,確實以有限理性的滿意決策為判準,抉擇成本較低、效益較高的準用選項,而非執意採取直接改制的方式以解決治理問題。因此個案之中的決策者行為與RAM的命題相符,並能夠複現RAM的意涵。第二,準用策略提出的時間點,與當時總統大選等重要時序性政治事件有所關聯,希冀利用議題設定的方式引起相關行動者的重視。第三,綜合政策理念與政治現實、現實成本與實際利益的考量,「準用」是在各項情境與選項中能夠得到決策滿意之可行策略。從後續客觀數據的變化顯示,「準用直轄市」規定對於解決臺北縣的問題產生一定程度的正面效果。第四,既有制度讓兩位決策者必須面對由中央主導改制議題的局面,並且侷限其策略範圍。但是同樣也提供機會,使其能夠與選區立委建立委託-代理關係得以進入立法院集體決策的場域,進而改變原本不利的情況。
    關聯: 中華行政學報 15, p.27-49
    DOI: 10.6712/JCPA.201412_(15).0002
    显示于类别:[公共行政學系暨研究所] 期刊論文

    文件中的档案:

    档案 描述 大小格式浏览次数
    index.html0KbHTML95检视/开启
    臺北縣推動「準用直轄市」策略之理性決策分析.pdf1940KbAdobe PDF0检视/开启

    在機構典藏中所有的数据项都受到原著作权保护.

    TAIR相关文章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 TKU Library IR teams. Copyright ©   - 回馈